不忘初心促发展 宁心聚力纳人才
文章目录
十九大提出“要聚天下之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新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要深刻认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发展从来都是靠人才,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有什么样的未来。
打通人才发展的“主动脉”。“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毫不动摇坚持和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在党管人才上,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党管人才就是组织部门管人才的认识误区,必须走出这个误区。在党管人才的大格局中,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主要是在党委领导下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能,而不是包揽人才管理的所有工作。“党管人才”的核心是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优势,在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政府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畅通人才道路的“中梗阻”。现在不少滞阻因素在政策细化和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产生,可以被形象地称为前进道路的“中梗阻”,意思是,上、下通,中间不通或者不够通。主要原因和表现为政策细化和执行中存在“九龙治水”的现象,宏观政策变为可操作的细化政策,需多部门出具体条例,它们内容、生效时间差异性大,相互制约,木桶短板情况明显,使国家人才政策和理念难以落实。例如,对青年优秀人才的资金支持,由于严格和苛刻到不合常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使科研经费使用困难,也不能花的合理和经济。因此,迅速建立人才政策的“上位法”和“时效法”,畅通人才道路上的“中梗阻”,以“立”促“破”,用简单系统性的新法规保障人才发挥作用和享受合理公共服务的条件,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搭好人才成长的“连心桥”。真正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流传千古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关键在于抖擞精神,不拘一格,打破樊笼,才能尽揽英才。话事者和当政者与其抢人才抢得峰烟四起,不如在打造人才“用武之地”和“成长空间”上久久为功,形成人才“虹吸效应”,让“客家”人才闻声而来,让“土著”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优化政策环境,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激活”一池春水。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