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出生率不应该是好的。

  近20年来,随着教育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从娃娃抓起”回归到公益性教育已不多见。

  半个月前,在《关于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和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表后,教育部立即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作出重大解释。

  当务之急是到2035年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白话翻译:政府帮你把孩子养起来。

  近几年来,社会资本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和大学生创业之后,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学前教育,开始“炒娃”。中途拦截


  新学前教育政策明确了公益性是学前教育的根本属性,对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高、社会公平、扶贫富强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指导性作用。

  对于公立和非营利性幼儿园,“并购、托管、特许连锁、使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商业控制手段被逐一禁止。营利性幼儿园提高准入门槛,要求“省级示范园资格”,切断营利性幼儿园。发展直接资产证券化的路径。

  到2020年,学前三年的总入学率将达到85%,公立幼儿园的儿童比例原则上增加到50%。同时,积极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包容性服务。全纳幼儿园的覆盖率将达到80。基本建立覆盖面广、保障基本、质量优良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16,入学前三年总入学率为77。4。今后两年提高招生率的任务不轻。

  但政府已经下定决心。

  除了提高人口素质外,保障人口生育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80后尽力了

  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在微博上发了一段话:


  第一个评论是房价会下跌。

  不管房价如何,仅从人口角度来看,80后这一代人的数据将给中国未来一个脉搏。

  把2010后的数据补齐,2010后截止2018年,出生人口已经有1。5亿人。有两点值得注意:

  1。80后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生产婴儿。

  中国2013年的平均生育年龄是28。18岁,应该推迟到近30岁。

  所以2010年后的宝宝主要是80后的作品。生产能力明显超过70岁(对应2000年的婴儿)。


  如果2018和2019年的出生人数约为1700万,那么2010年以后的出生总数将达到1。67亿,比2000年后多出2000万。

  80后这一代人已经赶上了计划生育、城市化和高房价,但是很多人都有孩子。在压力下,我们光荣地完成了我们的历史使命。

  他们现在是29到38岁,他们是过去和未来的纽带。侠之大者,一件事不会耽搁。

  它也可能是被计划的最后一代。


  2、泛80后已经占中国人口的一半。

  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80后加 90后加00后加10后”。人口总数接近7亿,不考虑异常死亡人口,仅占中国人口的一半。

  这基本上是改革开放40年工作的作品。社会的焦点正在转移到这一代人身上。

  他们决定未来。

  所以,在80后完成了孩子的出生后,他们会看90后。

  ■ 90后不接盘

  根据国家计划,在2015年实施一项全面的两胎政策,以便提前对冲90年代人口下降的影响。

  然而,情况开始改变。90后是一个不可预知的一代。

  虽然这一代被贴上了各种标签:


  事实上,这是一个不能用统一的标签来描述的一代。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个性,他自己的兴趣,他爱的人和他不爱的人。高度圈子化,不能贴标签。

  唯一可以被标记的东西可能是他们即将拥有的婴儿。

  2018是80末到90初生娃的一年。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预计,在实施全面两胎政策之初,出生高峰期将在2018年到来。结果令人兴奋:


  突如其来的断崖。因为按平均育龄,现在最多到1989 1990年生人开始生育。但这两年仍然是人口高峰期。全面二孩的利好才刚三年。怎么跳水了?

  总之,今年的生育率严重跌出了预期!

  人口砖家的眼镜都扶不稳了。90后人口数,本来就比80后少了5000多万。生育意愿上再打个折,未来十年的人口生育形势非常严峻。

  已经有砖家开始做出2018年出生人口低于1500万的预测。

  让90后生起来,会成为今后几年的重要课题。也是稳预期的重要一环。毕竟人是经济之本、预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