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始终。高质量发展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发展绿色经济,注重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环保税、垃圾分类、蓝天保卫战、生态保护红线、长江十年禁渔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无不体现着下大力气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决心。而其最终落脚点便是以人民为中心,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能够畅享高品质生活。
  发展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一正是对于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望。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立足新阶段、践行新的发展理念,要统筹全局、科学擘画,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而不是“种草种树”式的末端治理。要彻底转变“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破除“追求快出政绩,以环境换增长”的政绩观,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绿色、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
  发展依靠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大计,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的享受主体,又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每个人都要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民生、生态质量就是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环境。要深刻把握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新中国的导向,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形成全民共治的生动局面。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质量怎么样,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污染治理成效怎么样,要由老百姓说了算。各地区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发展要求,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更可持续。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目标昭示新希望,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与担当,以绿色为底色,勇立绿色发展潮头、勇当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努力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宜居环境,绘就新时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齐头并进、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