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首晟推崇的外国科学家之二。科学不是万能的,有许多理由可以按他们的科学方式进行论证。不过在所有的认证份量中,有些是重棒型,如二战死亡人数是所有历史上战争、瘟疫、各种自然灾害的总和还要多。但是还有就是眼下,张首晟悲剧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十分悲痛的说明。我们有世界上优秀的科技人员,特别是悠久没有中断的中华文化,然而在张先生眼中,他们却归类为技术性的人员与发明,完全异乡化思维的他,根本就排除我们的一些东西,由此也让他似乎走上科学万能的悲剧之路。否则有人说言,假若他有点道德经的知识、有的易经的处事做人之道、或者就是运动中的那些主义与思想的学习,绝对保证他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尽管历史最不能假设,但是人们善良的心还是不愿让他那么悲剧似的的离开这个世界。这个好心应该有所理解。下面就是他最热爱的外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大自然的现象宏伟且复杂,但我们都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去描绘,比如爱因斯坦的公式:E等于MC2。三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等号,但是这个简洁公式能够描绘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的物理现象,美就在这里。完全符合科学和张首晟的理想概念:简洁、优美与普适。爱因斯坦是所谓几千年出一个的人才。不过大家注意了,当初大家不理解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不知名的专利局作登记事务的科员。然而在一次闭门研究与工作,发现狭义相对论之后,出门第一句话就是基督教似的的呼喊:上帝真奇妙。科学家有其自己的激动表达方式,什么都可以接受。包括当初那个在洗澡时,突然发现了浮力定律的阿基米德,于是处于极端兴奋而忘我之中的他,竟然可以不注意自己的一丝不挂,然后冲出门外,大叫:我发现了、我发现了。人家不知道什么,却是发现他像疯人似的裸体乱言与乱跑。这样有着不不深厚基督教渊源的人对于张首晟到底还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一般言爱屋及乌,也许张首晟在崇拜爱因斯坦之时,还有其他的喜好影响。爱因斯坦的终生梦想就是把宇宙间所有的作用力统一起来。这是爱因斯坦较之于他同时代的科学家极其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不可能脱离爱因斯坦的精神倾向,单从实验数据中找到解释。推动爱因斯坦的是一种科学之上的力量,那力量让他相信:宇宙的一切来自一个力量。因此,当科学家认为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量时,只有爱因斯坦站到了五晚高层次,他的智能从局部被推向整体,从个别被推向普遍。于是他就从复杂中看到简单,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不同中找到相同,以一个简单的公式把物质与能量统一了起来。那问题双摆到张首晟面前了,那推动爱因斯坦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按照一般科学家的愿望,知道科学研究经过比研究本身的结果重要的规律,好奇心又一次驱使张首晟向这个问题的提出。爱因斯坦总结他的一生,在研究相对论与其他科研过程中,爱因斯坦享受着对于发现科学过程的美。这就是推动爱因斯坦智能的力量,让他全心身地投入科研之中。可以挣钱而放弃,可以有许多的荣誉而抛弃。如此的说法,让人们想到遥远的古代时期的希腊,那些在广场上不管有多少听众、也不论是否有收入利益,依然在做着他们喜欢的辩论工作。正是这力量提升了爱因斯坦的精神,使他看见了别人没有看见的境界。当时,张首晟对推动爱因斯坦的力量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但他看见了爱因斯坦理论中那不可多见的美,简洁且包罗万象。张首晟开始的用词一直是包罗万象,在许多场合的统一说法就是简洁与包罗万象,后来逐步才改正为“普适”一词代替了包罗万象,其如此一改,更是与前面的简洁相得益彰双珠齐闪。从此,这个经由张首晟自己总结出来的审美观不成了张衡量科学理论的一个标准:优美、简洁与普适三要素。当科学包含了审美的时候,就是包含了精神、情感和主观,于是,科学的概念就获得了更大范畴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