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柚子,个头差不多大的,买重的。水分多才好吃。萝卜也是,轻的要么糠了要么放久了。

  2。茄子光滑的,按一按没有软绵绵的比较新鲜。

  3。蒜苔,芦笋,买看着鲜亮的,判断根部是不是老了,悄悄地折断一点根部,很脆马上断的,嫩!

  4。蚕豆买带壳那种时,表皮有一点点黑点没关系,多了就是囤太久的。捏一捏,颗粒饱满皮层薄薄的,豆子已经比较老了,可以剥豆瓣了。颗粒饱满皮还有点厚度的,这种就鲜嫩适中了。

  5。苋菜,根很长的话比较老,到时候一刀切掉,一大把炒完也只有一点点了。紫红色的富含花青素,营养更全面,紫甘蓝,紫薯也是花青素大户。

  6。紫薯,紫薯比红薯水分少,更管饱。买个头适中的,太小的处理皮麻烦,太大的两头有一些纤维丝,吃到口感不好。煮的时候带皮,不然紫薯吸水多会散架。

  7。红薯,沙地蜜薯比普通红薯甜多了,煮粥,烤红薯都非常合适。外表皮也没什么坑坑洼洼,处理也方便,除了贵点,没毛病。

  8。辣椒。一般辣的都是细小的,长条的,比如小米辣,二荆条。江浙沪地区的菜市场除了小米辣,很少能看到其他辣的品种。灯笼椒,胖胖的青椒都是菜椒,不辣。杭椒据介绍微辣,我没怎么吃过,默认不辣。

  9。丝瓜,拿起来没有软趴趴的感觉,外面的凸起的棱还很明显,尾蒂的花还在,同一批里个头不要最大的。

  10。叶菜类容易挑,不要发蔫就行,如果叶子带茎的,茎那边新鲜不能有腐烂的痕迹。不知道什么样的现象是发蔫的,要腐烂的样子,逛超市遇上快打烊的点,去看看买一送一的叶菜,其他折价处理的就了解了。

  11。白菜类的,种类太多,看上的买回家试试。娃娃菜比较甜一点,大白菜最便宜。包装起来的娃娃菜,纸包的可以看重量,塑料包的还可以看看根部是不是新鲜。

  12。秋葵,每个摊位都比较少,买个头小的,表皮上没什么黑色痕迹的新鲜。

  13。木耳菜,我不吃。

  14。毛豆和小豌豆,饱满的好,但毛豆不要买表皮发黄了的,有点熟过头了。

  15。西兰花,买小一点的,大的两顿都吃不完。和叶菜类差不多,看看上面的小朵朵硬不硬,底部根新不新鲜。有时候卖家会销掉一点底部,这时候就要看小朵朵了,手摸一摸也能感觉出来。

  16。西红柿,太硬的,偏青的,还没怎么熟。太软的也不行,很熟了。如果买回去就吃的,软一点没关系,但不能软到轻轻一按能变形的地步。过几天吃的,就可以买稍微硬点的。

  17。鸡蛋,白皮红皮营养价值基本一样。什么颜色是由母鸡的毛发颜色决定的!不要迷恋个头小的,不一定就是土鸡蛋,也有可能是病鸡下的蛋。拿起来晃一晃,如果听到声音,基本蛋黄要散了,不买!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声音?买一个回家,这种天气放个十天半个月的,再晃一晃听一听就知道了。

  18。土豆,脆的面的我也不会按品种挑,一般选坑坑洼洼少的,个头合适的买。一个女生拳头大小的,炒出来的土豆丝挺大一盘了。有一种比鸡蛋还小的,适合做椒盐小土豆或者其他一口一个的菜式。

  其他的,或者我买的不多,或者同理可推,就不整理了。下厨房多逛逛,有些up主会很贴心的提供买菜小贴士。去菜市场多看看,多摸摸,买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