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春:见字如来之六
文章目录
缘由:人们对于字词的理解,可能有许多的不同影响,优秀的父母、忠于职业的老师、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自己的某些悟性,都有可能对于字词有不同时间段、意义等的理解。张大春举例许多字词:比如龙虎的龙,大象的象、魔鬼的魔等。这可能牵扯上面的一些东西,一直离不开他成长的每个过程中。有些是属于自己的小经验,有些是比较长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因为他以后不会写回忆录自传什么的,他觉得有点做作,回想起来,字的故事和人的故事如果能有一定程度的结合,能够说明字还是孤立的使用工具,和生命是一起的。张大春讲到一个叫士乾的亲戚,谈到小时候的自己乡土经验,好像是解读文字,就是最好要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即我们一直处于情感之中的温情脉脉,可惜现代社会意识冲击传统文化很厉害。儒家仁义之乡更是受到严峻的考验:什么邪教冲击,旁边的人表现让人失望;还有那个有名的什么母事件;还有那个五假干部至司法高层;还有更为气愤的是妻子在上班,然后叫回下手,自己三岁五岁的两个小孩、父母、妻子,然后自己从六楼一跃而下。善良的人啊,应该注意了,之前我们听说的警示是:警惕啊,我的人们。张大春每次讲到友情仁义,似乎他感到特别地敏感,就是这个问题太有大问题了。他为什么讲邻居时,一定会讲《虬髯传》,那就是想凭着自己的有限之力,让大家千万千万注意某些堕落的事。就是就是另外一种异乡的什么托邦理想化社会,某种担心今不如的感觉。那就是重新审视到底我们跟邻居的邻有什么关系?海内存知己,微博若比邻。假若你有艺术细胞、艺术的突破,可以不遵守什么法、可以不墨守成规,张先生就在写龄书法时,为了体现龄字最后收尾的点显得精神有生命些,就故意将点写成竖状,似乎有顶天立地、生命之坚实之延续等的意义。而微博若比邻这件事情不是一句简单的诗句而已,它恐怕承载着或穿透的是我们现代人能想像的那个古代。你看,不认识的人,也就是跟自己的邻居是一样的。这个概念我们今天讲听起来有一点天书或者八股、心灵鸡汤的教训励志味道,不认识的要当作自己家人一样,那么那个叫《不要与陌生人说话》,该作何解释?但是我们看许多资料,事实确实如那样,在古代这是一个常态。当然那时也没有今天这样发财有钱,家里除了一些米、柴火、水等之外,没有可以让人产生邪念的汽车黄金保险箱。所谓的微博若比邻,就可以人人敞开来的,大家都可以进去,也都可以出来,今天讲什么主义大家庭。当然有互相认识、友好,也可以互相排斥争议冲突,也都可以互相害怕攻击,但无伤大雅。许多种复杂的关系始终都是存在的。简体字里面命令的令放在左边。简体字是上面一个米,下面一个是磷字的右下半部,是什么意思呢?它就是在坟墓中、浅海处等夜晚出现的鬼火,其实今天化学分析就是磷火,今天的火柴就是依据其成分制作的。这意味着人和冥界互相之间可以沟通可以看见。白天活人与活人间有太阳,夜晚间沟通就是磷火,作用都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是可以互相联系相通的。可惜的就是今非昔比了。是的,张先生说,比邻的邻,我们先人是没有异乡意义上的社会观念,社会是东边传过来的概念,传来的概念有许多:积极、经济、干部等。我们语言有着极大有宽泛包容性,也是兼收包容,丰富我们的汉语内容,也是我们汉语的生命力鲜活长盛的原因。我们的陌生人最早使用大概是在清朝的《儿女英雄传》小说起,再近一点,现当代第一个使用陌生的文章作者就是沈从文先生。我们有四海之内皆兄弟、微博若比邻的意义。我们先人朴素的情感是允许人随时随地欢迎的,可以到家里吃饭,就是招待,就是不打上门客。这是我们的世界观,从家到天下,一步之遥。《虬髯传》那一节,就是讲到红拂女与李靖寄宿于灵石旅舍,虬髯客就长驱直入到他们在的房间。那时的旅馆就是这样,大通铺,可能住人,也可能因为有马、驴、牛、羊等牲畜,里面想像一定有粪便,因为不可能有今天的厕所那样地整洁卫生。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