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散发出臭味来”。列宁说这句话虽然不安好心,但用来描述主动挑起刻赤海峡危机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非常合适。媒体普遍解读为,波罗申科要把乌克兰国内民众对其执政的不满转移到俄罗斯头上。俄乌激烈对抗,让爱国主义在乌克兰民众中发酵开来,国内的不满情绪自然就被遮蔽了。且乌克兰明年3月即将举行的大选对波罗申科不利,其获得连任的希望渺茫,俄乌刻赤海峡事态升级,波罗申科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可以推迟举行大选。

  其实,还应该置于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大背景中来解读这次刻赤海峡危机。乌克兰总统作为黑恶势力集团操控的一颗棋子,主动挑衅俄罗斯,要为20国集团阿根廷峰会搅局,阻碍美俄两国领导人会晤。这两个目的如今都实现了,但俄乌军事对峙没有缓和的迹象,而且被操控的一部分西方势力有卷进来的迹象,要特别当心,这是蓄谋制造的另一起“萨拉热窝事件”。

  每当这个黑恶势力集团遭遇危机的时候,它就要挑拨大国之间的战争来转移视线,遮蔽主要矛盾。“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通过引发列强之间的战争来“杀力”,这个魔鬼躲在阴暗处才觉得安全。当大国被战争削弱了实力,魔鬼趁机加大了对于各国的渗透与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