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诗歌写的正是江阴。芦芽,河豚,竹,桃花,蒌蒿正是江阴常见的长江文化元素。江头杨柳路,马踏春风去。快趁两三杯,河豚欲上来。这是辛弃疾写的江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这是辛弃疾写的苏州。
  江阴作为南朝梁的江阴郡,南宋和杭州广州宁波等并列的中央直辖市舶司城市江阴军,明清江苏学政,江阴一直是吴语区重要的城市,受江阴话影响很大的有常州,溧阳话,如果耐心听,会发现相似性很高。比如有一首溧阳市民写的《溧阳爱情故事》 ,江阴亲们会发现那里面太多的词汇和江阴一样,比如个么海伲一同去吃必胜客,溧阳话里也有个么,去发作kei。 江阴话和苏州话很像,很多词汇都和苏州一样,只是苏州在太湖边,所以苏州先民在太湖里抓鱼可以慢慢悠悠,江阴人则因为一直沿着长江东西向居住,在长江里抓鱼,面对澎湃的江水,肯定就不能那么慢条斯理,试想如果不快速有力的和同伴用响亮干脆的声音交流信息,恐怕不但长江里的鱼抓不住,很可能连生命都有威胁,所以江阴作家邬丽雅在《江阴方言集》一书说江阴市区方言有“金石之声” ,是吴语两大分支,沪苏嘉和毗陵方言,毗陵方言的代表。江阴话爽利干脆,也为江阴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江阴话爽利干脆,做决定干脆利落,所以江阴到2018年,有10家中国500强,47家上市公司,17家中国制造业500强。
  江阴话有很多生动的特色语汇。比如泥萝卜吃一段揩一段,比做遇到困难要冷静,一步步解决。 麻雀雀也要藏含雪粮,比喻不能挥霍无度还不如麻雀懂得藏雪日过冬的稻子。斑鸪说哱鸪,哱鸪肚里气咕咕。是说两个人都有问题,互相埋怨,互相不服气。花头锦很足,指的是手段很多,噱头很多。花露水很莽,莽这个字一定要其他吴语专用词先用这词来代替,指的是撩妹撩哥的手段很多很巧妙。金窠银窠不如自己的草窠。指的是自己家的东西才好。盖落三条红绿被,朆(fen)想着你是狼心狗肺。 鳑鲏浪跟鲤鱼游,指的是穷人只能和富亲戚一样出大钱消费超过自己财力的东西。江阴对鱼类的称谓可是很有江阴特色,土婆鱼,麦刺浪,火眼丝,胭脂鱼,沙塌皮,乔丁头。
  江阴方言,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看得见山,望的见水,记得住乡愁,乡音应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