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重在“九分落实” (上篇)
文章目录
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重在“九分落实”
(上篇)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作为新冠状肺炎爆发,这无疑是天大的灾难,可抗新型肺炎的“武汉保卫战”,又像一盆显影液,将很多以往模糊问题得到显影。这其中凸显的高福热衷发表论文,让“唯论文论”成了人人喊打!但真正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落到实处,积重难返,必须抓铁有痕!
一、国际顶级刊物10日发9文,却不向国人通报相关内容。
武汉爆发疫情,高福作为国家派往武汉第一批专家组组长,肩负着给国家高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重大责任,肩负着早日扑灭疫情的重大使命,于2019年12月31日赶赴武汉。可高福之流一到武汉,就撇开中科院武汉病毒所P4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直接进入实地考察、采集样本、收集数据,对扑灭疫情没有兴趣,为发表论文做准备兴趣盎然。
若写论文,也并非不可理解,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专家组已获有家族集聚发病的人传人足够证据,但高福等第一批国家级专家们得出的结论: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防、可控、可治”,放心过年,“不会人传人”! 不要相信谣言。一经发现造谣者,立马严惩不贷。
由于高福之流的误导,致使武汉疫情保卫战丧失了半个多月先机。而就在丧失这半个多月先机中,高福之流却急急忙忙地赶写出了9篇论文,并在10日之内,都神速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期刊。高福之流从1月24日开始回顾、分析、撰写论文,到1月29日论文发布,不少网友质疑5天内完成论文系列的流程,总觉得这里有见不得人的“猫腻”。
高福等专家掌握病毒人传人的证据,更掌握对疫情认定的权威话语权,那他们为何秘而不宣?作为中国疾控中心的主任,高福是负有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领域的最高官员,面对病毒肆虐,为何不积极主动组织防疫,却热衷于撰写论文?这让国人百思不解,这让国人极其愤怒!
二、高福成炮制论文大户,成果令世人震惊!
高福83年兽医毕业,后就读微生物学与动物传染病学方向研究生,毕业留北京农大任教到1991年。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在英国牛津大学任讲师,无论国内外任教,连个副教授也没当上。
2004年,43岁的高福回国,不知因何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进入中科院微生物所,2008年任微生物所所长。2010年任英国牛大客座教授;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通常选不上中科院院士,才去工程院,钟南山、袁隆平才是工程院院士)。2014年高福“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5年高福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院长,2017年高福“当选”中疾控主任。2019年4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武汉防疫战”凸显出高福热衷写论文,不关心防疫,这绝非高福一时不虞,乃是一种惯性运动。高福作为世界罕见地写论文专业大户,其发表了450余篇SCI论文。SCI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就是通过统计论文的被引频次,来判定论文的影响和水平。这本来就是一个分类数据库,却被中国学术圈捧上神坛。
且不论论文进入SCI有没有价值,就高福这个论文写作能力就令人震惊!一般的专家教授,每年能发上三五篇,就相当了得。可高福在各类SCI国际顶级刊物上,一共发表了450余篇论文,真是创造了奇迹,真是创造历史!
有人计算了论文写作工作量,如果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从做项目,写论文,修改论文,发表论文,按2 3月X 450 等于 900 — 1350 月 等于 80 — 120 年。加发表SCI论文的难度系数,就算以2倍计算,就得花 160 240 年,高福现年58岁!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