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朋友间的人情世故讲究总是有点多
文章目录
很多人可以走进你的生活,很少人可以走进你的生命。
——朱威廉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优质的友谊往往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护航。
但是,人心是很复杂的东西,我们都知道友谊的宝贵,却忽略了维持友谊的重要性。
在中国,朋友之间的交往也存在着一些潜规则,俗称就是人情世故:
一、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凡事都讲究人情世故和礼仪,这点与国外不同,国外很多时候表现比较随性。
对于国人来说,礼仪,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否的问题,更表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要拿捏好尺度。
二、诚信。
有一些人认为朋友之间不该计较太多,不分彼此。有一些人广交好友,将朋友功能化,求办事、借车、借钱等等的事时有发生。其实这种纯粹功能化的想法是非常伤友情的。
友情一涉及到金钱,往往变得比较难办。
如果跟朋友借钱,说好的期限就要尽早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毁约,毁坏的不仅是你的友谊,还有名声。
三、谦卑。
你有什么事情,就不要天天摆出来了,幸福自己知道就好。
在朋友面前分享喜悦可以,可是太过了,就是炫耀。就像你在一个缺钱的朋友面前说你买了辆新车,在一个多年没有升迁的朋友面前说你自己最近升职,在一个单身的朋友面前说你最近又换了几个女朋友。
这样你得来的不会是对方羡慕的眼神,而是彼此之间逐渐拉大的距离。
四、谅解。
朋友相处总难免产生矛盾,除了处理尺度外,也要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事情过了就过了,给人留一片转身的余地。
五、尊重。
不管朋友的行为或者朋友的朋友所做的事,在你看来有多愚蠢,不要轻易做出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方式,适当保持沉默,也是对友情的一种尊重。
六、距离。
距离这个词其实并不是说你和朋友之间,而是说你和朋友的伴侣之间。
这种事是很敏感的事情,虽然现实不是电视节目中的狗血剧情,但是现实往往比电视情节更加荒诞不经。
朋友归朋友,距离还是要保持的。友谊要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七、心安。
如果不是请客,就别让朋友买单。朋友间的便饭小聚,虽然一顿两顿可能不算什么,但难免会让对方心里不舒服。
为人处世只图个心安理得,常让朋友结账,一方面让人觉得你是爱占便宜的人,另一方面,自己心里也不会觉得踏实。
八、坦诚。
真相有时会让人很受伤,但坦诚是牢固友情的基础。
瞒得了一时,瞒不过一世。如果不坦诚告诉朋友,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友谊,还能靠什么维持?
你的朋友既然选择了你作为朋友,就一定会接受你的缺点和过失,坦然接受现实,比绞尽脑汁粉饰来的坦荡。
九、温厚。
不要用太刻薄的语言评论朋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逆耳忠言的。
诚然,你是关心朋友,为对方着想。可是,问题是出在朋友身上,但如何提醒朋友,就是你的选择了。一个温厚的人,在哪里结局都不会太坏。
十、感恩。
现在有一句话,叫做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不要觉得朋友对你的善待和帮助是理所应当,要多记朋友对自己的善待和帮助。当朋友拒绝自己要求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不易,将心比心。
友谊不易,且行且珍惜,才能经营处中国式美好的友情。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