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10年末的“阿拉伯之春”引发了穆斯林世界的巨变。继突尼斯之后,也门、利比亚、埃及等国也相继实行了民主政治,但是由于中东复杂的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一些中东国家民主之路走得并不顺利,特别是在埃及,由于穆尔西总统颁布了一项影响广泛的法令,寻求在新宪法得到批准之前,将总统令置于所有法律之上,因此引发了一些动荡,这些正好给了国内一些人口实,他们拿着放大镜放大民主制度的瑕疵,抛出一些歪理来迷惑民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埃及等国的民主步伐受阻?什么才是人类想要的幸福生活呢?本人想通过这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有不正之处请大家批评。

  一、伊斯兰宗教文化对自由民主思想变量的影响
  伊斯兰哲学中本身就包含着许多的民主思想,《古兰经》倡导;“人不分贫富、种族、地区、语言、文化、阶级都是平等的。”对社会的管理方面,伊斯兰教义也有类似于民主选举的思想,伊斯兰教的著名哲学家阿卜杜 ?拉哈曼 ?卡瓦克比就认为伊斯兰教的政治原则是共和、民主制,他认为,《古兰经》倡导的“舒拉”(协商会议)制,就是通过民主协商,推举宗教和国家的领袖,早期的正统哈里发正是这样产生的。但是,随着阿拉伯帝国疆域的扩大,《古兰经》和《圣训》的民主思想在多元化社会矛盾中显得力不从心,教义被统治阶级肆意扭曲,因此民主协商逐步被专制独裁取代。另外加上中东近现代独裁者长期以来对民众“洗脑”,使得很多穆斯林民众反感西方,他们认为,伊斯兰民主思想完全可以治理好穆斯林世界,所以很多人对西方民主采取拒绝的态度。那么到底在伊斯兰世界能否顺利推行民主制度,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经过考察后认为,“各种不同文化的确会对民主思想的变量起到程度不同的阻碍,但是并不能阻止民主制度的产生,因为民主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跟宗教文化没有直接对应关系。”由此可见,民主是具有普适性的。
  二、穆巴拉克遗留势力的影响
  埃及2011年的“二月革命”,实际上是一场非暴力的,自下而上的和平演变,它不同于伊拉克和利比亚,后者通过战争扫清了旧政权的势力,埃及“二月革命”为了避免流血,由当事各方达成妥协,使穆巴拉克时代的军队、司法体系乃至行政机构,基本得以保留,这批势力为了保障其在穆巴拉克时代获取的既得利益,避免得到清算,因此千方百计掣肘穆尔西制定新宪法,使得穆尔西不得不做出扩权举动,因而引起民众误会,导致新的冲突;
  三、“ 世俗派”和穆斯林兄弟会的相互不信任
  埃及社会变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社会精英为代表的“世俗派”,另一个是穆斯林兄弟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双方都对另一方抱有很深的怀疑。几十年来,穆斯林兄弟会被大多数埃及精英妖魔化为危险的激进团体,只能以一个秘密社会组织的形式生存。随着穆尔西当选为埃及民选总统,穆斯林兄弟会的势力和影响在埃及不断增大,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世俗派的不满,他们认为“革命果实”被以穆兄会为首的伊斯兰主义者抢走了,因此双方都想通过新宪法,以最大限度降低对方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埃及民主进程道路上的障碍。
  正是因为存在上述原因,埃及的民主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但是我相信,埃及人民最求自由平等的脚步绝对不会停止,因为不论是世俗派,还是穆斯林兄弟会,他们都经历过穆巴拉克的威权独裁统治,深知眼前这一切来自不易,他们也明白,只有继续朝前走,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也是人类社会通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
  处于当今这个全球经济和信息一体化的时代,民主也是全人类唯一的选择。由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因此民主思想在不同的地方变量肯定存在差别,这也是正常的,但是民主的普适性毋庸置疑,这个结论来自于人类自身,因为人类是高智慧的动物,绝不会只满足于物质,他们解决了“温饱”,下一个目标不一定会是“鱼翅”,那些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就幸福满足了的想法是何其荒唐可笑,“阿拉伯之春”不就是这样的例证吗?我们都知道中东盛产石油,因此利比亚、叙利亚、突尼斯和埃及等国家的人均收入均超过中国,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义无返顾地站出来反抗穆巴拉克?他们这么做的目的难道不是追求幸福吗?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这几年在我国风起云涌的“唱红打黑”运动, 公然践踏人权、破坏法制、开历史倒车竟然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这些现象值得当政者们反思。此刻我突然对毛左们产生了一些理解,因为在追求公平正义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的目标是相似的,我想也大概就是他们宁愿吃糠咽菜,情愿社会倒退都要追求公平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