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不平凡的自己
文章目录
很讨厌看广告,每每到广告的时候,我会赶紧拿起遥控器,毫不犹豫、干脆利落地,立马转往别的频道,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东西上面,哪怕只是一丁点儿。可是,这几个月看电视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的一个公益广告,却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心灵触动,在我的心里烙下了些许印记。看了很多遍了,每次看,都稍微有些酸酸的感觉,从心底里涌上来,连带着,眼角会有着些许的湿润。特别百度搜索了下,那部央视出品的公益广告名叫《感谢——不平凡的自己》,点开了看,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声线在里面交织着的略显急促的配乐,是麦当娜执导电影里的配乐《Dance for me Walis》,焦急的配乐,里面一张张面对困难和逆境但是保持着坚毅的脸,很简短,只有短短两分钟。可是,却让我在忙碌工作忙碌生活,几乎快忘记过去的时候,想起了曾经那个年轻而又一脸懵懂不知所措的自己,那个同样,手里拿着一沓简历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见缝插针的自己,那个时候,我也和那个大学毕业生刘丁一样,在迷茫中寻找,在寻找中苦闷,在苦闷中,最终成长。
2004年9月,我高中毕业,以超过重点线七十多分的成绩,从湖南南部的一个偏远边陲小镇,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一所在我们当地有着相当好的声誉但是到了学校后大跌眼镜、无比失望的学校。满怀着远离父母、告别束缚、获得自由、以天之骄子的身份走入象牙塔的憧憬,我踌踌满志,第一次离开家乡,迈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我的大学生活,自此拉开序幕。
父母是上午离开的,他们走后,我走进了简朴的食堂,准备吃午饭,可是,这第一顿饭,第一顿午饭,便让我独自一人坐在饭桌前,泪流满面。
我生长的地方,饮食之间,无不洋溢着浓重的口味,“无辣不欢”,“不辣不香”,“无辣不成饭”,而我,当天却阴差阳错,点了两个菜,“西红柿鸡蛋”和“糖醋里脊”,这两个典型的甜味菜,让我对着米饭难以下咽,着实吞不下去。伴随着父母离京的伤感,就着这样无法入口的饭菜,异乡人的离愁顿时涌上心头,让我潸然泪下。
大学的生活,过得很快,我和其他的大学生们一样,玩,天南地北玩,反正,有着大把的时间,大把的精力,大把的青春。翘课,不分选修课必须课,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睡懒觉,睡到日上三竿不起床,让室友给我捎上午饭来才下床。打游戏,从宠物连连看到CS到穿越火线到冰封王座再到DOTA,有的时候打得天昏地暗。赶时髦谈恋爱,和恋人打打闹闹,天天争吵,忙个不停。时间过得很快,两年,就在我的迷茫平淡、茫然无知中度过了。现在想想,自己怎么当时那么无聊,那么不懂事,那么愚蠢。
暑期实习,这个小
关卡,成为我们进入社会之前的第一次真刀实枪的练兵。
我学的是新闻专业。大二暑假的时候,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所有的学生,都要展开至少一个月的暑期实习,自己联系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等媒体,要在里面跟着老师,直接开展新闻工作。实习完成后,实习单位会给我们盖上公章,凭借这个公章,得到2个学分,这个,是必修学分,也就是说,我们都是“facebook”,非“实”不可呀。北京的媒体很多,但是北京的学校多,大学生多,竞争无比惨烈。而对于我们这样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名声不够响的小学校,相比较而言,就更难进入北京的媒体了。同学们绞尽脑汁,纷纷找家人、亲戚、老师帮忙,我也不例外。专业课老师人很好,也是资深的媒体人,帮我联系了湖南日报社,可是,我不想回湖南实习。
不回湖南实习,那,我该到哪里去实习呢?茫茫北京,如此之大,也有不少媒体,可是,人生地不熟的,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我该何去何从呢?着急忙慌之际,我想到了一个地儿,一个我坐公交车经常路过的地儿。
我跑到打印店,把按照网上的模板设计出来的简历打印出来,一口气,打印了十份。坐上111路电车,直奔东官房公交站。那个站,有我的目的地,中国妇女报社,之前很多时候,我都坐着111路电车从它的楼前经过,对着楼顶上红色的“中国妇女报社”几个大字憧憬不已。可能是因为卡耐基书里的励志故事和众多心灵鸡汤看多了,我想当然的以为只要我努力去敲门,我就能够获得机会。我决定自己去中国妇女报社,去这个带着中国俩字貌似非常神圣的地方,去当面推销自己,谋取一个实习机会。
跟门卫大叔说明了我来投简历,门卫大叔看了看我,可能是觉得我算是个面善的人,所以,替我联系了组织部,组织部让我上去送简历,这样,我得到放行,进入这栋四层小楼。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十分艰难的历时整个下午的扫楼之旅。
敲门,从二楼开始。
经过我的一番自我介绍,阐明自己的能力和专业,表达了自己此行获得一个实习岗位的目的后,二楼的组织部门收了我的一份简历,看都没看,然后很敷衍的说,你先回去吧,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会跟你电话联系。
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我哪能直接打道回府呢?
就这样,从二楼,到三楼,再到四楼,从组织部到总编室到广告中心,到记者部,基本上,所有能够敲的门,我都敲了,挨个的介绍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情况,表达了自己想获取一个实习机会的愿望。整个楼层,见了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有的十分冷漠,冷冰冰的给我拽一句:“不好意思,我们在上班”。有的人则尤为敷衍,边把我往外推边说,“好的好的,我们看看,你回去吧”。有的则比较热情,耐心地听我把话说完,并且问我具有哪些特长。一番唾沫横飞,还好,不算是颗粒无收。记者部和广告中心向我提出,在他们单位实习的话,至少要三个月,时间低于三个月,什么都干不了,如果我能够干满三个月,那他们可以考虑给我这个实习机会。可是,我只有一个月的暑期时间来完成实习。因为这个问题,那两个部门让我回去考虑一下,都不能给我确切的答复。
我悻悻地下楼,垂头丧气,沮丧无比。虽然记者部和广告中心说可以接受我,但是,他们的要求我不能做到,这又该怎么办呢?
我在二楼楼梯边上站着,有人来了,我就往楼道里头走,等人走了,我再回来,避免见着人尴尬,或者被轰走。楼道的左边,有一间办公室,门牌上写着“总编辑”,给组织处送简历的时候,我就记住了。我静静地站在楼道里,看着那扇木门,犹豫着,踌躇着。
犹豫再三,我决定了,我要去敲总编辑的门,直接去找他,找这个报社最大的头儿,顶多就是被拒绝嘛。
“咚咚咚”,我敲门。“请进。”一声悦耳的女声从门内传了出来。我推开门,一位留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女士坐在办公桌前,五官清秀,给人十分干练的感觉。她抬着头,隔过桌子看着我,办公桌上有个桌牌,写着“卢小飞”。我走近办公桌,向她介绍说:“您好,我是XX大学的学生,我学新闻专业,今年大二。希望您能看看我的简历,给我个机会,让我在您这边实习。”我毕恭毕敬地伸出手,把简历递给她。她接了,看了下,“你是XX大学的呀?”“嗯,是的。”“学的新闻专业?”“嗯。”“刚才你在这边站着,我看见你了,你站了挺久了吧?你挺有勇气的。”然后,她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老李,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然后,下来一位中年男士。一看,我见过,他是总编室的负责人,之前我敲了他的门,他拒绝我了。卢总对他说:“老李,我看这个小姑娘挺不错的,在我门头转了好久了。也是XX大学的学生,让她在你们那儿实习实习?”这个她称作“老李”的人看着我,对她说,“她刚刚来过我们办公室了,关键是他只实习一个月,一个时间太短了,在咱们这儿实习都得三个月以上。”这时,卢总说,“老李,我看这个小姑娘挺有勇气的,为了她这份勇气,咱们也得给她个机会,让她练练,你觉得呢?”老李不再拒绝,说,“好的。”转过头来对我说,“那你跟我来吧。”说罢便要带着我走。我赶紧对卢总边鞠躬,边说,“谢谢您!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她微笑着冲我笑了笑,说,“不用客气,这是你自己争取的。”
老李带着我上楼,边上楼,边跟我说,“我跟你说了的,我们这边要的实习生,都是老师推荐过来的,而且,是至少实习三个月。”停顿了下,又说到,“你下个星期一过来,带上你的身份证,来实习吧。简历先给我一份。”
就这样,我得到了在中国妇女报社总编室实习的机会,而且是在没有老师推荐,只是实习一个月的情况下。专业老师听说了,都特别惊叹,我居然能够在那个单位找到一个实习机会。
暑期实习很顺利,我从跟着老师外出采访到独立完成采访,并在报纸上发表了将近一万字的稿件,同时,还和前辈们一起,组织参与了“东亚妇女论坛”这一国际会议活动,极大地锻炼了我自己,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锻炼了和人交流的能力,我也头一次进入一家媒体,有效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然后,我大学毕业,我和公益广告里面的应届毕业生刘丁一样,拿着厚厚的一沓沓简历,穿梭在北京各个招聘会的现场,成为各个人才中心的常客,一次又一次地坐在招聘官、面试官的面前,寻找着任何一线机会。北京的秋天、冬天、春天,都是大风天,我在萧瑟的寒风中冻得发抖,头发都吹得乱七八糟,一张口,满嘴都是沙子,可是,我还是咬着牙,继续着自己的求职之路。
我记得在大雨滂泼的夜晚,有次完成采访后,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兜里只有十多块钱,我如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公交车车,到处找车回宿舍;我记得我坐在昏黄的台灯下看着厚厚的专业书,做练习题,对着一道道难题绞尽脑汁;我记得因为太累,在公交车上睡着了,坐过了站,走了两公里多的路,才找回目的地——朝阳区人才市场;我记得我在夜深人静的夜里,想到自己面临的选择,犹豫难断,辗转难眠;我记得我在遭受了一个又一个的白眼,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接着母亲打来的电话,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母亲用她永远改不了的乡音对我说,“没事儿,慢慢来,别着急。”电话这头,我泪如雨下。
从2004年离开故乡到北京来念学,现在,是2014年。白驹过隙间,十年,过去了。我入校了,我实习了,我毕业了,我工作了,我又换工作了,我结婚了,我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把我的生命,一笔一笔的,用色彩填充着。今天,我坐在办公桌前,往右看去,窗外,繁华的商业楼宇在不远处伫立,高低起伏的房子鳞次栉比,钢筋水泥构筑的这个冷漠却又让人向往的城市,我,已经习惯它了。耳朵里,能够听到声声汽车的鸣笛,又是一个雾霾天,这个破城市。回首过来,我已经快三十了,我,也留在这儿了。尽管我不喜欢它的拥堵,不喜欢它随处可见的长龙,不喜欢它的熙熙攘攘,不喜欢它的雾霾,但是,我就是留在这儿了。
在公益广告《感谢——不平凡的自己》里面,有许多普普通通和我一样、甚至处境更加艰难的劳动者,位于不同的岗位,面临不同的困境,遭受不同的挑战,却都在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着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着,奋斗着,拼搏着,坚守着。
孙阳,黑龙江,漠河边防士兵,肩负着和保家卫国的重任。在出门巡视前,他拿出和父母的全家福,看了一眼后,赶紧装起来,走出哨所,和一群战士一起,在冰块的河上面冰雪里面行走,列队跑过冰面上,叫着口号,雪花,在他们的脚底下绽放。年轻而又坚毅的脸上,满含着对家的渴望。
张天骄,哈尔滨,失聪舞者,她在舞蹈室里面练习着难度系数很高的原地旋转。一不小心,她摔倒了,爬起来,又摔倒了,再爬起来。她跟老师手语比划学习,学习着动作的要领,然后,又是一遍又一遍得练习。镜头里,她像一只高贵的天鹅,轻盈地跃起,优雅的进行着漂亮的旋转。边上,老师笑了,含着泪花笑了。
刘丁,上海,毕业求职大学生。镜头里,打印机嗡嗡作响,正一份接着一份的出来着他的简历。他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拥挤着,跟和他一样的同学们竞争,努力地投着简历。求职无果而又万般辛苦的时候,他坐在空无一人的招聘会屋子里面,低着头。
冀文华,北京,四环菜场小贩,他雪天里面叫卖,“两块钱一斤,便宜啦”,在雪花飘舞的室外吃着盒饭。小女孩来找他,他温暖地问道,“宝贝,你怎么来啦?”“妈妈等我们回家吃饭啦”。他和他的女儿一起推着菜车回家,路上,两张被寒冷冻得通红的脸看着在天空绽放的烟花灿烂微笑,然后,雪路泥泞的回家路上,一大一小两个背影,渐行渐远,慢慢变小。
刘丁整理着刚刚打印出来的一摞简历,跟老板讨价还价,“一毛七(一张)好不好?”接到前往面试的电话,他笑得格外的灿烂,“好的好的,下午三点是吧。”
平凡的生活,总有顺流,逆境。
但,我们依然努力前行。
感谢,不平凡的自己。
我们,都是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劳动者。正是这一个个不平凡的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跌倒了,爬起来,用汗水,浇灌着我们每个人心底的那份小小的坚持,我们的梦想,才能够如鲜花般灿烂绽放。我们小小的梦,汇聚成这个国家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感谢,不平凡的自己。
感谢,这一路的艰辛。
感谢,如蚂蚁般小小的我们。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