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学文终生 践行终生

  新编《论语》详解•四 教文
  侯工 编著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论语·颜渊8。12》)

  杨伯峻:孔子说:“读书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

  钱穆:先生说:“学了三年,其心还能不到谷禄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呀!”

  详解:

  上面以及通常的断句都是“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谷:官禄,做官的念头;读书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

  ——似乎说,在孔子那里读书想做官是普遍现象,给人的印象是孔子在教人做官,不想做官的不易得,但是,孔子对想做官的学生并不赞同,反而赞同不想做官的曾晳(8。3《乐在自然》)。

  在上章《学文修行 达己达人》里孔子就明确了教学的目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无论古今,真正的学问与学人,都是为了修养品德,践行中庸,达己达人)。”

  可见本章不是谈论做官的,“谷”也不是官禄的意思。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

  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三年:泛指数,三几年;至:尽善尽美;不至:没有达到尽善尽美。

  ——上章中孔子说的学问,不单单是书本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的实践中对照、校对。因此,在三几年学而达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算不算一事无成呢?孔子不认为这样,只要能“於谷不易”,就算有所得了。

  ——何谓“於谷不易”?谷解释成粮食的总称,进而引申为俸谷。其实,谷是一词多义的,这里的“谷”应该解释为“生、活着”的意思。《诗经》里有“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就是这个意思。

  ——易:改变;於谷不易:只要活着就不改变,终生不变。

  ——“学”,有一个退转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很多人的“学”就全变了,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不退转的地步,为五斗米折腰去了,为名色折腾去了,被新潮玩意儿忽悠去了。

  ——他们的学,目标不明确,立场不坚定。风向一变、环境一变,就全变了。

  ——孔子所说的学,虽然还不能尽善尽美,但是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做到终生不退转,也就是“於谷不易”,这种状态,也是学有所成,所以是“得也”,而没达到这种对“圣人之道”之“学”不退转、“於谷不易”的状态,是不能算“得也”的。

  ——孔子当然不会教学生乱定什么实现XX主义远大理想的虚无飘渺的目标,而是脚踏实地的联系实际的目标,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一个人一辈子几十年,碌碌无为就过去了,不如定下目标,终身为之奋斗,必有可观成就。

  本章孔子说明一个人在学业上暂时没有成就并不要紧,关键是定下学习目标终生不改变,就已经有所得了——学文终生,践行终生,定下目标,终生奋斗,就有可能成功。

  白话文:

  孔子说:“虽然多年在学业上还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是能够树立学习和践行“圣人之道”的决心终生不改变,就是学业有所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