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 文化寿光 【转载】
文章目录
你相信一棵西红柿竟然能结出成千上万个果实吗?
你见过长在空中的土豆吗?
你能想象一个长3米的蛇瓜是啥样的吗?
如果你没有到过寿光,你肯定不相信普通蔬菜会颠覆传统的种植模式;若非亲身感受,你也无法想象那里一年一度的“蔬菜博览会”火爆到了什么程度!
4月26日,第十四届菜博会开幕期间,记者一行来到寿光,一睹菜博会盛况。
走进展厅,如同走进了蔬菜博览园:非洲的红茄,法国的线椒,新研发的大橙茄,南方的枇杷、杨桃,台湾的莲雾,北方的桑葚、黄杏,上千种果蔬汇聚于此,让人眼花缭乱、耳目一新。
穿行于各个展区,只见彩色蔬菜、袖珍蔬菜、营养蔬菜、保健蔬菜、观赏蔬菜等特菜品种和瓜果组成的景致姿态各异、造型新颖。其中,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生物组培等现代先进栽培模式,更让人惊叹于科技的神奇。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创办于2000年,13年来,正是凭着这些“不起眼”的蔬菜,寿光把一个区域性的蔬菜博览会“烹调”成了一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盛宴”。
这里每年成为全世界聚焦的焦点,汇聚着世界蔬菜种植的最新技术、展示着现代农业最前沿的科技,其“金字招牌”辐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更是每年吸引着超过200多万人参展参会。
小小展会,影响力何以如此巨大?
产业支撑
“金字招牌”熠熠闪光
欲了解菜博会,须先了解寿光的蔬菜产业。
寿光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享有“中国蔬菜之乡”和“中国一号菜园子”的美誉。全国蔬菜看寿光。
蔬菜,到处可种,各地皆有,为何唯有寿光能做大?
菜博会组委会顾问张嘉庆介绍说,寿光蔬菜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田园菜、大棚菜、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直至有机蔬菜,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符合群众期待的绿色发展之路。他们立足土地、气候等资源,专一做蔬菜,瞄准世界最新品种和最前沿的栽植技术,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在“量”与“质”上一路领跑,人有我优,人优我奇,逐步叫响了“寿光蔬菜”的品牌。
正是因为选对了路子、找准了方向,寿光蔬菜才走得更远。
目前,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发展到84万亩,年产优质蔬菜40亿公斤,先后引进美国、以色列、荷兰等50多个国家的1000多个蔬菜品种和500多项农业新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联合国”,农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市已有300多种农产品获得优质农产品标志,打造出了“乐义”蔬菜、“王婆”香瓜等十几个知名蔬菜商标。
投入使用的农产品物流园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蔬菜年交易量近60亿公斤。
雄厚的蔬菜产业和巨大的科技优势让寿光人底气十足。
2000年,寿光举办了第一届蔬菜博览会,设立了150个国际标准展位,共展出5大类130多种实物瓜果蔬菜、200多个蔬菜良种以及生物药肥、农业机械等,很多新奇品种首次亮相。
展会效果出奇的好!开幕后每天持续不断的人流量使得展期一再延后,5天、7天……直到18天,先后共接待了10万多人。
首届菜博会的成功,让寿光人信心大增,此后,展览规模一届比一届大,蔬菜品种一届比一届多,栽植技术一届比一届先进,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届都呈现出闭幕难闭馆的火爆场面。
今年,菜博会展期长达一个月,总面积增加到4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区面积15。6万平方米,共有10个展厅(馆)、蔬菜博物馆、采摘园及广场展位区,室内外展位2000个,开幕首日游客量达到了8。2万人次。
如此看来,是蔬菜产业成就了菜博会,而菜博会更让“寿光蔬菜”这一品牌释放出了“超越绿色”的巨大能量。
两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