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不知不觉间,“五四”运动距今已经一百年了,完成了一个世纪的跨越。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沧桑。“五四”是什么?是和中国近代历史捆绑在一起的;是和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以及屈辱捆绑在一起的;是和青年学子探索追求民族前行之路捆绑在一起的;是和新文化运动与倡导科学民主捆绑在一起的;是和随之而来疾风暴雨、翻天覆地的中国革命捆绑在一起的。这个捆绑牢固结实、“心有千千结”、剪不断而且理还乱,和当代中国形成了血肉相连的联系。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沉默中的爆发、深夜里的烛光;而“五四”薪火精神则镌刻进了中国历史的里程碑,从那时起到现在、再到未来,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闪光符号。积贫积弱的中国、落后愚昧的时代,唯有“五四”运动这剂猛药,才能令麻木的中国感觉到一些疼痛,继而让中国共产党振臂一呼,用马克思主义拯救中国。一百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变成了一个历史留存,而那朵精神的火焰却还在生动活泼地燃烧,温暖着我们民族的内心世界,这就是“五四”的价值真谛。
  最先登上“五四”运动舞台的是青年学生,唯有青年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更渴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更富有青春的热血和激情。所以,“少年强则中国强”,民族复兴离不开年轻有为的一代人。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不乏后来的国家栋梁和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五四”运动两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迈向新中国的征程从此开始了。而无论是“五四”运动还是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青年始终是主力军和青春力量,“青春万岁”犹如历史回声,至今还震荡在中国大地上。
  一百年后的今天,“五四”精神依然薪火相传。这是民族之需,更是民族之幸。何谓“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爱国、进步、科学、民主”,这是激励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积极奋进的巨大动力,有了这个力量,赤子之心才得以紧紧拥抱这片华夏大地,“虽九死而不悔”;年轻的力量才得以蓬勃向上,不断创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丰功伟绩。传递百年“五四”火炬,最慷慨豪迈的话语应该是:不辱先贤、不愧来者、做好现在、精彩人生。“青春中国”属于有理想有信仰的青年,属于汲取“五四”精神滋养的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