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们去哪里啊”
  “我们去广州呀”
  “我们坐什么车去啊”
  “我们坐火车去”
  “我们去广州做什么呀”
  “爸爸带宝贝去广州“玩”,你要乖乖的”
  “好,我会听话的”
  小宝虚岁3岁,遗传性近视外加一点斜视,从发现他视力差我们都忧心仲仲,之前关注了斜视论坛和幼儿近视Q群,了解很多关于近视斜视对孩子以后视力影响的问题,求医问诊要马上进行。
  如果说孩子是每对父母的宝贝,眼科医生也说孩子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别说什么工作很忙)好,医生的话就是对的,我们找不到理由反驳,我们按指示进行就是。
  但是,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不能体会到异地求医过程有多难,本月1号终于预约到昨天15号康教授的门诊,信息提示8点前要到医院报到,所以不敢住的太远。
  提前到了医院一看,好样的,人多,非常多,比早市还热闹,前台护士站很忙,不能问太多,大医院的医生护士的特点就是话少,不耐烦,她们很忙,真的很忙。
  在医院看到全国各地的求医者,99都是孩子,近视,弱视,斜视(希望父母重视孩子视力问题,远离手机,平板,少近距离看电视)
  说一点在医院的所见所闻,有一对来自四川的年轻爸妈,孩子目测比我小孩还小,也是男孩,我们住同一家宾馆,现在是广交会,房间紧张还很贵,闲聊时得知他们是预约手术,昨天在医院遇到,可能因为检查太繁琐,别说手术,各种检查等报告就等到他
  们泪崩!
  在医院报到时有一个陪姐姐带小孩来医院预约的,男孩,斜视,问预约挂号处工作人员得知没号,该男子诉求很远过来能不能帮忙预约一个号,工作人员直接说到29号都没号,要预约提前14天…愁容满面,生无可恋的表情说的就是他当时的样子。
  有一个来自江西的年轻爸爸带女儿来医院复查,我们闲聊了很久,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最近的距离有多近,那医院等候大厅求医家属就是0距离,他说每年都要来眼科3 4次,其中各种不容易一言难尽。但没办法,孩子的事最大,听了同感,就差拥抱握手。
  还有一个带孙子从江西过来的大叔,他跟我老婆说来到这里,每天吃住将近1千块,远远超出了在医院的花费,他说他儿媳妇是江西老家那边的妇产科医生,每月工资有1万多,可能不差钱吧!
  还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事,但看得出大部分人都是从外地过来的,大背包,手拉礼行箱随处可见,每个人都行色勿勿疲惫不堪!
  小孩子玩耍哭闹和父母有气无力的责怪声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孩子能乖乖接受检查,父母们使出浑身解数,各种讨好承诺买玩具,买飞机买坦克,只要你听话不乱动,爸爸等下把动物园买下来。嗯,是的,你爸爸一定能买下来,如果今天检查不了,又得拖一天甚至重新预约挂号,别说买下动物园,摘下月亮都不是问题!
  养儿方知父母恩,每一对负责任的爸妈都是伟大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无怨无悔地负出,不远千里带着孩子来到医院,低声下气和医生护士说话,希望能多听到一句对孩子有利的话,在医院,你不可能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因为你不懂,是外行,医生才是最大的,不要和他们横,他们很忙很忙,很多病号在等着他们诊断检查,每多说一句话都让他们觉得浪费精力,我们要理解,必须理解!
  这三天广州之旅,得到的好消息就是小孩不用做手术,但要戴定做眼镜,父子三人,全戴眼镜,血缘很正,没毛病。
  就这样吧,打字都嫌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