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反腐败会如何收场?
  无奈之余

  在媒体上看到,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期对争议两年之久的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案做出终审裁定,认定毋保良非法收受他人1900万余元财物,以受贿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同时,萧县80多名“送礼干部”也被免职,包括县政协正副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县长等多名县领导班子成员,以及财政局长、交通局长、教育局长等十几名县直单位领导(见2014年9月5日《北京青年报》)。

  据信,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原本也是个有为的干部,却一度因为“不合群”而遭遇官场冷落。2003年,毋保良调任萧县后吸取“教训”,在吃吃喝喝、请请送送中,努力和各级干部搞好关系,进而在“一团和气”中开始收礼受贿。被抓后毋保良抱怨,萧县送礼成风,每逢春节和中秋节,手下各级官员就会以汇报工作名义排队送钱。而一些被免职的“送礼干部”也感到委屈,认为自己当初为了和领导搞好关系,“随大流”送过三五千元,如今被免职处理未免过重。有人猜想,对这种到处都“习以为常”的事情,早晚会息事宁人。一旦过了风头,应该会重新启用这些领导干部。因为在此之前,“失足官员”这边撸了,换个马甲到那边又上的事情实在是多了去了。想想也是,这80多名党管干部也称得上是党国的“宝贵财富”。如今,到处“刁民辈出”,我们党国正需要这些“中坚力量”去强力维稳,岂能随意“埋没人才”?!再说如此“全军覆没”的事情传出去,党国脸面何存?!

  其实,全国人民都知道,经过20余年“严重腐败”的浸染,在全国各地的官场上,这种送礼行贿,收礼受贿的事情,早已到处通行?倘若萧县要严惩毋保良及以下80余名地方官员,那么其他68万个村,3万余个乡镇,2千余县市乃或那些地市、省市、部委或国家级的官员,是不是都要公开查一查呢?否则,岂不有失公允?!要不干脆来个官员财产公示,将全国的“党管干部”统统审查一番,这既能平衡所有官员(包括已经锒铛落狱或吃了枪子的官员家属)的心态,也能平复全国人民的不满情绪。但这种想法在目前显然是“异想天开”般的“痴心妄想”。因为全体党国官员都反对的事情,我们党国的领导同志们多半是不会去做的。要做早做了!

  8月25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并作与反腐工作有关的报告。在会上,王岐山透露,反腐败要严查三种人,那“就是十八大以后仍不收手、继续贪污腐败的人,要严查,要从重严惩;再一个,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必须处理,从重严惩;第三个,重要岗位上将要提拔的干部,决不能让他们“带病”上岗,不行就得处理。”这话就令人疑惑了,如果十八大以后仍不收手、继续贪污腐败的人,要严查,要从重严惩。那么现已收手的十八大之前的贪官污吏,是不是就可以网开一面呢?至于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必须处理,从重严惩。那么那些长期处于隐秘状态,老百姓不知情,反映不很强烈的党国蛀虫,是不是就可以放其一码呢?还有重要岗位上将要提拔的干部,决不能让他们“带病”上岗,不行就得处理。那么那些未予提拔,却“带病”在岗的狗官是不是就可以在官位上逍遥自在呢?对此,不知道我们的王岐山同志能不能予以正面回答?

  会上,针对反腐工作中部分落马官员,请求“别给曝光”的问题。王岐山强调,“就是不处理,也得曝你的光”,“对腐败问题中纪委坚持一条,就是曝光。”这就是王岐山的态度,就是要让腐败官员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个脸儿”。但这些“狠话”让老百姓听来,似乎对落马官员似乎也太“手下留情”了一点。要让腐败官员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个脸儿”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处理,也得曝你的光”,又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反腐力道不让人纠结么?!前30年的反腐败落到“越反越腐”的地步,不就是这样形成的么?!难道我们的反腐败,只是对不厚那样的猖獗分子才会“从重严惩”?对那些“俯首帖耳”的腐败分子只需“曝光”“露个脸儿”就行了么?如果这样反腐败,老百姓真会揪心的!

  会上,王岐山提到了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民主监督的作用。但是政治体制不改革,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民主监督实现得了么?如果画饼真能充饥,那么喊口号就能“全面反腐”了!几十年来,由于民主自由的稀缺,老百姓说真话都难。因为有党国的“舆论导向”和党国对意识形态的绝对掌控,如今,就连发自爱国内心的反腐帖、批评帖、建言帖都很难在媒体上(包括各种网络论坛)正常发表,还谈何监督?更遑论对“严重腐败”铲草除根的目标!看着前30年的“反腐”经历,看着过去一波又一波的“反腐”风潮之后,腐败之风就会变本加厉地卷土重来。如今,谁不担忧,谁不疑惑重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