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股市及整个金融业的相关问题(2021 4 13再次修改)下
  (接上期)
  怎么规范管理好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
  中国有关合资合伙企业、股份公司及连锁集团公司的公司法应明确这类单位本来的共同拥有的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其内容应更全面更具体更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以利保护这类企事业单位所有投资入股群体和企事业单位劳动者的利益及企事业单位自身的现实和长远发展利益(这后两点恰恰是现在最被忽视的重要方面),以使中国的合资合伙企业、股份公司及连锁集团公司能逐步走上规范而健康的发展道路。应限制和规范合资合伙企业、股份公司及连锁集团公司的上市行为(现在这类企事业单位上市的最主要目的首先是利用法律上的漏洞,通过上市让少数大股东的股权合法化,其次目的是为少数人圈钱或为获取本公司更多的股权提供公开合法的场所)。
  观点概述 : 各类企事业单位上市行为的性质和目的实际上是有区别的(任何公司上市都应有明确合理的正当理由。中国上市公司都炒股圈钱是完全不正常的。对上市公司实行严格的分类管理制度,是中国股市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新的有关股份公司及股市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应能正确地反映出这种区别,并做出相应限制规定,以严格规范和监察约束各类单位的上市行为。同时更应尽早真正规范包括公司决策层及管理层在内的所有股东获得合法股份的途径条件及程序。
  重要观点概述: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增股扩股行为,明令禁止股份公司自定股票份额自定期权奖励办法(建议统一实行职务或岗位等级工资加年金加效益奖励的分配制度和办法),明令禁止用赠送股份代替分红,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总股份,未经严格审批不得自行增股扩股(增股扩股需经金融证劵管理机构批准。相关股东大会只有决定权,没有批准权)。
  建议人大尽早制定修订完善有关合法获得股权的程序或办法,以规范上市公司和通过证券市场获得股权的程序或办法等。
  建议党和政府尽早采取措施限制和逐步禁止证券股票交易所及有关的宣传媒体用证券股票市场上的各类指数等来操控股市的行为(国际通常做法在现实社会中,实际只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或利益而使用的经营手段),以规范股票交易行为。现在证券股票市场的各类指数实际是证券股票交易所掌握股市、炒作股票最主要的手段。已发生的客观事实早已证明,用证券股票市场的各类指数炒作股市的行为,对证券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股民的正常生活都有非常巨大的危害。证券股票交易所利用各类指数控制了所有股民的注意力,使所有不管是绩优股,还是垃圾股都主要跟着证券市场的指数及各种各样的股市分析人员的炒作涨跌,除股市休息日外,所有股民不管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后的时间都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炒作股票上。这能不影响国家各方面的工作和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吗 ?请注意股市盲目过快增长是十分危险的现象,股指增长越快,就说明进入股市资金越多,同时也说明被圈走的钱越多(这已是规律),而股指越高则股票的虚假价值既泡沫就越大【股票被套牢的价位或股指跌停的指数,实际就是被淘空的泡沫的位置(当然投入巨额资金可使其变高。但被套牢的价位和指数越高泡沫越大,崩盘的风险就越大)】股市崩盘的危险就越大,股市崩盘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就越大。还请注意,按道理讲政府根本没有任何根据动用国有企业和银行及保险公司等的资金或资源来救股市或上市【国有企业、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上市实际上完全违背了相关的国企员工、储户和被保险人的利益和本意(他们的本意并不是买股票)。整体上市给相关的国企员工、储户和被保险人都带来了不应该有的损失和风险(现在银行存款也不安全了),并使所有的老存款不断贬值(人民币随着股市的动荡而不时贬值),从而严重侵害和影响了国民利益和生活】。并且还应该指出的是,任何国家一次又一次地不断救股市的行为,其实只能顺延或缓解,而不可能解决股市的根本问题。更请特别注意,若股市真的要大崩盘的话,任何国家的政府即使拿出全部金融储备也不可能避免大崩盘的必然结局。
  股市其实也是市场,为什么股票市场不能像邮票(实际也是证劵)和古玩等商品市场一样正常地运作 ?
  建议人大尽早制定修订并不断完善和规范有关上市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按照上市公司上市的不同性质,分类管理和严格监察上市公司所获资金的使用和流向(这是规范上市公司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公司上市一类为回收资金型;另一类为募集资金办实业或经营资本证劵型),严格禁止和打击任何人以个人名义用单位公款(以法人或以单位及项目名义抵押所贷的所有款项都属单位公款,而并非属私人贷款。不明确这一点必会有人钻法律空子挪用公款)买卖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各种股票的行为等,限制决策者和决策机构的财权和金融行为,以使中国各类上市的企事业单位及股市尽早走上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不断修定补充和完善有关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单位的金融行为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各类操作规章制度等,以规范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单位的各种金融行为,使其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任何个人或组织(包括法人及单位决策层)都无权更改,以保证银行及整个金融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应尽早禁止银行的混业经营和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搞合作的行为,以尽量避免混水摸鱼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现象的发生(这类行为恰恰是体制制度问题造成的;这类行为都不属于合法正常的市场行为;这类行为受损害的往往是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及国家和金融单位的利益,受益的只是少数单位或个人),否则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将不可避免,并很容易大量地不断发生。
  结论 :严格规范和控制公司上市,分类管理和严格监察上市公司的资金的使用和流向(严格界定公司法人及决策机构的财权和金融行为,严格禁止和坚决打击各种挪用公款炒股的行为),是中国股市逐步走上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

  政府救市的负作用是什么?
  政府用中国银行、国企、国有资金和各种调控金融市场的手段来救市,从表面看虽然可以暂时抑制股市大跌,但却掩盖了股市的真实行情和风险(按理讲不管证劵股票涨跌到什麽程度,都是证劵股票市场行情真实情况的反映),使风险意识差的人盲目跟进投资。政府救市有不断增大加深股市风险和危机的负作用。政府救股市行为(政府救有前途影响大的大银行使其彻底退市的情况除外)只能暂时掩盖和缓解证劵股票的行情。救市举措最真实的作用实际是给了大股东们更多的炒股赚大钱或获取更多股份而暴富的机会。

  如何恢复银行系统在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
  重要观点概述:为了尽早恢复银行体系在金融体制中的主体和主导的地位,更为了保证整个金融体制及商品市场还能相对稳定地健康发展,今后禁止银行上市并努力恢复银行业与证券交易业的区别是必要条件(是银行还是证券交易所 ?定位必须明确,而不能混淆,否则金融体制和秩序都必乱)。国有银行上市前的金融体制所反映出的事实和规律都足以证明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重要结论(1): 为了避免银行系统在金融体制中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下降,更为了避免金融体制进一步混乱和恶化,政府就需从现在开始坚决禁止一切银行或金融机构的上市行为。并选择适当时机用法令或政府令及必要的金融手段等创造条件,让影响大的已整体上市的大国有银行同时都退市(长痛不如短痛。这是唯一出路。只要想解决就会有办法)。只有所有国有大银行都退市了,才有可能彻底避免证劵股票市场对整个银行业的大的冲击和金融危机(国家买银行股份是救不完的:白花钱,这既解决不了更避免不了金融危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恢复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制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才有可能建立起分工明确不混业不交叉易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健康有序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体制和健康有序的金融秩序。
  重要结论:不混业不交叉会使业务简单省工省力,并易于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恰恰是专业分工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而混业交叉则会使业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和管理。
  另建议政府从现在起严格禁止和逐步清理银行业自己现已办的各种金融理财产品(任何产品都是会增加营业成本和风险的),以减少银行成本和发生金融危机的危险。
  重要建议 :建议针对现在贷款使用中的挪用问题,尽快制订或修订专项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银行的贷款行为,明文禁止和打击所有用贷款(包括个人贷款)上市炒股票或挪做他用的行为,以杜绝和减少金融投机行为及金融风险。早制定才有可能早受益。
  任何法律法规或决定没人执行,等于没有制定或发布。
  政府对金融业的绝对控制和对社会化生产的宏观调控是人类社会健康顺利正常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补充:现在中国股市及上市公司已出现大量危险信号:
  (1)大量企事业单位排队申请上市(非常不正常且很危险)。
  (2)不断有上市公司的高管及大股东,辞职或卖出股票。
  (3)那时证监会曾放风:有可能撤销上市审批了(有崩盘的危险和后果)。
  (4)证监会那时还放风说:社保养老金准备正式上市,说这是为保证股市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这点资金哪够年年救市的?谁能保证社保养老金的安全?证监会也太不负责任了)。
  证监会实际已成炒股会。党和政府若不能尽早尽快地扭转目前中国股市管理局面,中国的股市很危险!

  另补充:那时还看到有关政府正在考虑建立银行保险机构。我个人认为政府建立银行保险机构有害无益(只是部分资本的转移运作。给富人某种安慰)只会增加银行负担(增加成本),加大银行金融风险。

  大的国有银行都退市或政府实行中央储备银行只救或赎买要破产的国有大银行让其退市的救市政策。这样的两种方案,即可捋顺金融体制,又可遏制住分散的小的民间银行不顾后果的盲目发展,利国利民。
  理性智慧 2012 2 27修改2021年4月13日再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