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表哥”事件,能否促使官员“公开家庭财产”?
文章目录
昨日,湖北楚盾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方辉收到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寄来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告知书》,拒绝公开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在任陕安监局局长期间的工资收入信息。(据《新京报》12。10。03)
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因在重大车祸悲剧现场微笑而惹众怒被人肉搜索。不搜索不知道,一搜索吓一跳:“首轮”搜索就在杨达才腕子上“搜出”五块世界名表。于是,由“微笑哥”的“量变”变成了“手表哥”的“质变”。杨达才从量变到质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杨达才受不了了,他害怕,害怕“被腐败”。于是他微博答复网友,说他和儿子都爱表,这5块表是自己买的。为了自圆其说,他透露了全家收入的秘密:全年收入十七八万元。杨达才的解释,网友根本不买账,又进行了“第二轮”搜索,这次网友又扩大战果,在原来基础上又搜出6块世界名表。这次之后,杨达才失语了……
杨达才说全家全年收入十七八万元,引起了湖北三峡大学在校生刘艳峰的关注,刺激他“较真儿“的神经。这位“初生牛犊”向陕西省财政厅寄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
因为杨达才提到“工资收入”,刘艳峰才顺势而为之。刘艳峰“申请公开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舆论的支持。为啥?公开官员家庭财产,已经千呼万唤。甚至近些年,年年上全国人大政协会。然而,只听雷声不见雨点……
刘艳峰“申请公开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或许是“公开官员家庭财产”一个契机或者是切入点吧!所以才引起社会的共鸣。
9月1日,刘艳峰致函陕西省财政厅和省安监局,提出“申请”。9月20日,刘艳峰收到陕西省财政厅寄发的复函,称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的工资不属于财政厅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刘艳峰认认真真地提出“申请”,陕西省财政厅“客客气气”地“复函”。结果是,刘艳峰碰了“软钉子”,其结果是没有“结果”,结局是“无言的结局”……
这种结果、结局,引起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对人民网记者说,首先,杨达才的个人工资属于政府信息,其次,政府应该公开杨达才的工资,这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因为,“公务员的工资拿的是纳税人的钱,简单地归为个人隐私是不妥当的。”吕艳滨认为陕西省财政厅的答复是有问题的,“具体到杨达才的工资是否要公开,作为公职人员没必要把他的工资作为秘密来保护,陕西省财政厅的答复是很牵强的,它在偷换一些概念。”
刘艳峰碰了“软钉子”第二天的9月21日,陕西省纪委称,杨达才严重违纪,决定撤销其全部职务。没过几天,就有信息传出:杨达才现金存款超1600万,被查出83块名表。对此,陕西省纪委迅速出面“辟谣”的同时,以“保密”为由,一口回绝透露细节。
至于杨达才受到何种处罚,那是有关部门的事情。“申请公开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已经成了“公开官员家庭财产”的最佳契机和突破口,而且机不可失……
对此,吕艳滨给刘艳峰支招说,如果陕西省财政厅坚持不公开杨达才的工资收入,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杨达才变成了“手表哥”之后,他与广大网友“博弈”。结果是,平时这位高高在上,吆五喝六的厅级官员一败涂地而告终:被“双规”,被撤销其全部职务。
由杨达才“促成”的“工资公开”,以大学生刘艳峰为代表的百姓与陕西省财政厅“博弈”,结果碰了“软钉子”。看来,要想“公开官员家庭财产”,实在是步履艰难,步履维艰。
然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刘艳峰表示,计划国庆后的首个工作日,正式向陕西省地方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陕西省安监局和陕西省财政厅行政不作为。
刘艳峰的做法,不仅得到法律界人士的支持,也得到律师的响应。湖北楚盾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方辉9月下旬两次致函陕西省政府,申请公开“表哥”杨达才工资,同时他也向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寄送了同样的申请,均已签收。
结果是,许方辉律师与刘艳峰如出一辙。许方辉律师也“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的“软钉子”……
大学生刘艳峰和许方辉律师对“申请”结果早在意料之中,他们通过对杨达才个人收入的公开,希望推动更多人关注官员工资公开,最终达到“公开官员家庭财产”的目的。
对于刘艳峰和许方辉的所作所为,陕西省政府和陕西省财政厅官员心知肚明: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火来水灭,水来土掩。
通过这场官民的博弈,让公众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为什么“公开官员家庭财产”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什么“公开官员家庭财产”喊了数十年,一直还“原地踏步”真正原因……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