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曾经是燕京大学校长和校务长。抗战前夕,北京学生反对政府不抵抗政策,组织请愿团去当时的首都南京,燕京大学也罢课支持。当时,学校里的大多数外籍教授反对学生罢课,而中国教授和学生则坚决支持罢课。双方严重对立、争执时候,电请去美国的司徒雷登返校。很多人以为,同样是外国人的司徒雷登是不会支持学生罢课的。
  在全校大会上,司徒雷登却这样说:“我在上海下船时,首先问来接我的人,燕京的学生是否也来南京请愿了,我听到答复“是”,这才放心。如果此次学生没有参加请愿,那说明这些年来我的教育就完全失败了!”
  近些看了一些民国年代的旧事逸事,才发现那些年代的学者、教授甚至大学的管理者们其实都是一些很有品位品行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那些年代打下的人文基础,中国大学的浮浪将是不难想象的事情。
  毛先生的“别了,司徒雷登”之后,司徒雷登这样有责任感、有担待、有良知的大学校长在中国已经成为恐龙,让我们只见遗迹,却再也见不到真身。最近几年,中国大学一方面叫嚣着要办世界最好的大学,一方面,堕落的速度却越来越快,而这种矛盾,又何尝不是拜中国大学没有校长,只有官员所累!新中国的几十年,从教育上来说,是很失败的,可是,谁又会承认这种失败?谁又愿意挺身而出来承担这种失败的责任呢?莺歌燕舞、莺飞草长里,是沐冠猴子的上窜下跳,而良知的牧场里,却早已经荒草凄凄!
  
  2008年8月28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