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开放赢得未来
文章目录
开放是时代气质,也是上海气质、浦东气质。从地理区位看,上海及浦东背靠长江、面朝太平洋、始终拥抱着全世界。这一开放气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息息相关。正式因为有了开放这一与生俱来的使命和特质,浦东的开发开放才有了包容和胸怀,上海的改革发展也始终挺立潮头。新征程上,我们要追求更高水平的开放,在危机中遇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更高水平的开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动作为。当前,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需求多样性日益增长,相比之下国内高质量供给仍然不足。通过进一步降低关税等扩大开放的举措,合理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服务进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正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持续吸引着海内外的关注目光。从吃的新奇水果、喝的优质牛奶,到用的智能家电、开的酷炫汽车,再到琳琅满目的各类生活用品,逛会的人们又一次切身地感到对外开放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要继续扩大开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更高水平的开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实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再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面对全球化大趋势,中国企业躲在避风港不是出路,经风雨见风浪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中国扩大开放,对改善国内生产要素供给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扩大开放引进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倒逼我国企业降低成本、改进工艺、创新技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因此,要继续扩大开放,激发经济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高水平的开放,是传播中华文化、文明互鉴的必由之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上融通中外,对接区域与全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外向动力所在。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文化”走向世界,即为繁荣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又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上海和中国。”昨天的开放成就了今天的文化,今天的文化决定着明天的发展“。在未来,要继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开放是“上海精神”的姿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上海的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将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不停步。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