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长期带癌生存的有效治疗和营养保健方法
  
   人体有没有抵御恶性肿瘤的能力,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确实存在一种免疫功能,它的作用是“监视”或“觉察”肿瘤细胞的发生和发展,及时地动员机体的抗病因素加以消灭,这就是人体的免疫反应。
   通观古今中外对癌症的诸多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验和实践,证实只要把祖国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营养学有机地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集治疗和保健于一体运用到癌患者身上,就能够大大推迟癌患者病情的发展,有效抑制癌细胞转移而带癌长期生存。下面就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论证上述观点。
   抗癌抗衰老的自由基理论
   首先提出衰老、癌症等疾病与自由基有关的抗衰老先驱当推美国布尼拉斯加大学医学院的哈曼博士。1954年哈曼发表了关于衰老的新的自由基理论,60年代晚期哈曼又进行了更多的关于衰老的新的开创性实验,这才使人们逐步接受衰老的自由基理论。按哈曼的观点,由抗氧化剂缺乏而引起的所有抗氧化剂缺乏病,如癌症、心脏病、关节炎、糖尿病等等都是由自由基引发的,而抗氧化剂维生素C、E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人体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抗氧化剂维生素C是怎样在人体内发挥抗癌机理的?
   大剂量维生素C和细胞间质
   上世纪七十年代,两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杰出的化学家莱纳斯amp ;8226 ;波林与人合写《癌症和维生素C》,书上说:“如果细胞间质(也称基质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极长分子链的氨基葡聚糖,它们将细胞联结在一起)可增强的话,那么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抵抗肿瘤的力量也会增加”。已知某些(也许所有的)恶性肿瘤会释放一种酶,叫透明质酸酶它会将长分子链的氨基葡聚糖切成较小的分子,从而削弱了细胞间质。恶性肿瘤还会释放出另一种酶,叫胶原酶,它会将胶原纤维裂解为小分子进一步削弱了正常组织。这样一来恶性肿瘤就更容易长入基质(即长入正常组织)。这些事实清楚地表明应努力增强癌症患者正常组织中的间质,应努力抑制使间质分裂的肿瘤酶类”。到了1971年与波林合写《癌症和维生素C》一书的苏格兰医学博士卡梅龙等人提出,人体内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会使正常细胞合成一种物质来抑制透明质酸酶,此物质会同肿瘤释放出的这种酶相结合,从而阻止它对细胞间质的攻击。而与此同时,波林则指出胶原合成也需要维生素C。
   这样看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不但可以保护氨基葡聚糖,而且可促进合成更多的胶原纤维,这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间质,就好比铜墙铁壁把癌细胞紧紧围住不让它到处侵犯与扩散,甚至可能把它围死在里面。增强了病体包围肿瘤的能力,就是将肿瘤包在瘢痕组织的膜内。有大剂量维生素C供给的病人肿瘤的发展十分缓慢,且实际上无侵犯性,肿瘤已被包围在致密的几乎不可逾越的障壁内。它的临床预后同正常寿命几无差别。这种包围涉及许多因素,其中一个就是胶原纤维的充分形成和密集的局部沉积,将肿瘤细胞囚禁起来。在此过程中大剂量维生素C是不可缺少的。
   大剂量维生素C的抗癌功效
   与波林合写《癌症和维生素C》一书的埃文amp ;8226 ;卡梅龙和阿伦amp ;8226 ;坎贝尔选择了50位晚期癌症病人,每位病人都至少经有两位医生诊断,各自认定“无得救希望”,他们让病人口服维生素C,每日10000毫克,日分4次服用。大约有17位病人病势没有改善,另有10位病人症状有暂时改善,但效果未能持久,再有11位病人,肿瘤的生长虽未停止,但已显著减慢。如其中一位67岁的老人患膀胱及肝癌已至晚期,预料死期不出当月,经服用维生素C一周后,胃口顿开,体重渐增,竟可自己回家。在回家后7个月才死去。与此同期的另外8位病人,癌瘤的生长则已完全止住,有些病例中甚至观察到退缩迹象,但其中有3位又转为进行期,最后癌症还是夺去了他们的生命,其中一位多活了将近2年,另2位则死于别的原因。尸检证明,他们的癌瘤已明显消退。报告中最后提到了3位病人仍然都还活着,功能恢复正常。
   实验结果鼓舞着两位苏格兰医生,他们决定收集更多的证据,不久他们又选择了另外50位晚期癌症患者。照例让病人每日口服10000毫克维生素C,病人的反应与先前一组人相似。与此同时,这两位医生还普查了所有病人的病案,从中找出同服用维生素C的100位患者,在癌的类型、年岁、性别等方面可比的10位病人。然后再以每位接受维生素治疗者与10位对照病人进行比较(不接受维生素C治疗者,虽然他们已死去,但其病案可用来做比较)作出结果评定。
   那时,莱纳斯amp ;8226 ;波林及其研究所已成了本实验的合作者。1976年10月,波林和埃文amp ;8226 ;卡梅龙于《国家科学院会议录》这一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他们的实验论文。此文震动了医学界,对医学界中持有习惯性偏见的人,至少是一种强烈的兴奋剂。取其病案作对照的1000位病人,平均存活时间为50。4天。接受维生素C治疗的100位病人平均存治期为209。6天,维生素C接受者的存活时间比非接受者高四倍。
   存活时间的增加对不同类型的全部癌症都是有效的。例如,胃癌病人比其不服维生素C的对照者多活2。67倍时间,肺癌的存活时间平均延长3。5倍,膀胱癌为4。5倍,乳腺癌为5。75倍,结肠癌为6。71倍。
  波林和卡梅龙对数据作了进一步的推敲后指出:虽然有90%经维生素C治疗的患者共存活时间仅为对照者的3倍,但其中却有10%患者的存活时间至少为对照者的20倍以上,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在癌症得以明显控制的状态下一直活了下来。
   以上的治疗是从癌症晚期才开始的,如果能从早中期就开始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的治疗,病人就可长期带癌生存,有些人可能会被治愈。
   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肿瘤这个疾病不是现在始有,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所叙述的“肠覃”“石瘕”以及《难经》中的“积聚”,隋代《诸病源候论》中的“癥瘕”“石痈”“石疽”等等,有的就是属于胃肠、子宫、肝、胰等肿瘤。如《灵枢amp ;8226 ;水胀篇》中说:“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之,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按其所述,子宫生肿块是由于寒气侵入影响气血运行,瘀血积聚凝滞,久留不散而形成的,肿块逐渐增大,便会导致月经的不正常,这与现在子宫肌瘤的体征和症状颇为相似。又《灵枢amp ;8226 ;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这与食管癌患者由于癌肿阻塞食管,使病变处食物粘液不能通过而反出食物和泡沫状粘液相类同。隋代《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的乳石痈候说:“石痈之候,微强不甚大,不赤微痛热,……但结核如石。”“乳中隐核,不痛不痒”以及“乳中结聚成核,微强不甚大,硬若石状”。由此可见,祖国医学早在公元四世纪已对乳腺癌有所认识。
  祖国医学对类似肿瘤之形成也有朴素的认识,如《灵枢amp ;8226 ;水胀篇》“……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息肉”常是演变为肿瘤的前期症候。宋重校《圣济总录》对瘤的病因也有比较朴素的描述,“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成余赘,乃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它指出,瘤的形成与气血运行不畅,郁结凝滞壅塞,再加上体质虚弱有关。
   中医药治癌的特点和作用
   一、具有较强的整体观点,往往能从患者的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肿瘤病灶本身。癌肿虽只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不少癌肿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当然,不能否认,某些癌肿患者是通过对局部的治疗而治愈的,但大量的迹象表明,局部的癌肿可以在全身各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并有多种症状表现。对大多数的癌症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它的问题在于:
   ⑴癌症本身的多中心生长,癌肿局部治疗后的复发或再生长。
   ⑵癌症的转移,这也是局部治疗永不能解决的。
   ⑶癌肿的全身性异常表现问题,虽然某些癌症在局部控制后,全身性的异常会消失或缓解,但对于少数癌肿来说,全身性的异常因癌肿引起,但是癌肿的局部治疗却不能使全身异常症候群随之好转。
   由于中医在它整体的看待人体和疾病两个方面有其固有特点,中医辨证施治的整体治疗有它的长处。
   二、改善症状效果明显。和西医其它几种治疗方法不一样,中医在改善病人症状方面有其特长。例如,手术治疗能将癌肿切除,但有时会带来术后的功能障碍而出现一些新的症状。放射性治疗后的反应和后遗现象也是特别明显。化学药物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也有相当的影响。而癌肿引起的各类症状,因服用中药后常常可获得一些改善。癌症本身也因服用中药而好转,症状常可明显缓解甚或消失。
   三、对劳动力的恢复。中医治疗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而影响癌症患者的劳动能力,这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较的又一特点。劳动力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现代医学日益重视的根本性问题。过去治疗癌症常片面强调所谓“扩大”“根治”,治疗后严重影响劳动状况,而中医治疗一般不会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肿的好转同时,体力会逐渐得到恢复。
   四、副作用较少。按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用药,一般没有副作用,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反应,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影响。
   五、经济上的优点。中药的应用较方便,价格较低廉,常见的癌肿,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等类实体癌,一天的中药价格在9元左右。
   抗癌中药治则的选择
   一、活血化瘀治则。按中医理论癌症的形成和气滞、血瘀有密切的关系,各种原因引起的癌症,常伴有体内气血的瘀滞,因此应用理气活血祛瘀的治则,是癌症诸多治则中的一个大法。
  又如癌症病人一般血液呈高凝状态,此时血小板粘附力增加。释放反应增加,促凝功能增强,聚集功能增加,血小板被激活或数量增加,同时有血管壁损伤,血液内凝因子也增加,纤溶活力下降,血液高凝状态有利于癌肿的发展和转移。而活血化瘀治则可以改善机体微循环,使纤溶增加,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的异常,纠正血粘度的变化,又能改善心脏功能,扩充冠状动脉,调节血流分布,改善内脏血供,促使组织修复、再生,对调整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还能改变血液成份,使白蛋白增加,y 球蛋白降低,血脂降低。
   二、扶正培本治则。在癌症治疗中运用扶正培本治则的理论基础是“养正积自消”正气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之间存在着一些内在的联系。因此在肿瘤治疗中,采用扶正培本的方法往往可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如刺五加、黄芪、党参等能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进而抑制癌肿的发展和转移。
   现代营养学——饮食抗癌法
   终于有了营养抗癌的好消息,营养科学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了,可是,饮食抗癌还是近三十年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的事。根据现在所掌握的科学研究材料,如果在人的饮食中注意一些十分简单的问题,或者作一些改变,就可以大大降低许多种癌症的发病率。
   抗癌抗衰老尖端武器——抗氧化剂
   一、维生素类抗氧化剂。上面已阐述维生素C的作用,在此不再叙述。
   ⑴维生素E是防御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第一道防线。维生素E能阻止自由基对多种生物膜的攻击和伤害,且能保护膜内不饱和脂肪酸免受自由基的攻击,是保持生物膜稳定性不可缺少的抗氧化物质。
   ⑵番茄红素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倍,番茄红素存在于蔬菜中,有很多种类。番茄红素也是一个抗氧化的典型代表,现已知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依赖食物供给。每人每天需要5毫克。
   ⑶β 胡萝卜素抗氧化作用。类胡萝卜素能防止脂质过氧化过程,从而保护了脂质免受氧化作用的破坏,而延缓衰老。每天吃番茄、胡萝卜有很强抗癌保健功效。
   二、多酚类抗氧化剂。多酚类化合物来源于苹果、茶叶、葡萄、洋葱、茄子及各种香辛料、谷物、豆类、果仁等。
   ⑴茶多酚抗氧化做用。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清除体内自由基98%和99%,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E强。多喝绿茶,有很强的抗自由基、抗癌作用。
   ⑵葡萄多酚抗氧化作用。葡萄皮、葡萄籽多酚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葡萄籽多酚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所以用紫葡萄打水果汁每天饮用,抗癌效果很好。
   三、黄酮类抗氧化剂。
   ⑴银杏叶类黄酮。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治性和抗自由基作用,对氧合血红蛋白的氧化有抑制作用,有益于抗衰老,增强记忆力,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细胞免于自由基的破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保健。
   ⑵大豆异黄酮抗氧化作用。大豆异黄酮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1999年10月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PDA)推荐为降低胆固醇,减少冠心病危险的健康食品。多吃大豆和各类杂豆,和大豆制品能有效增进身体健康。
   四、花色素类抗氧化剂。紫番薯(红薯)花色素抗氧化作用。番薯也称甘薯、红薯。《本草纲目》载“补虚气,益气力”……清除自由基作用强。红薯出地季节,应每天食用。
   五、香辛料类抗氧化剂。
   ⑴姜抗氧化作用。……经实验证明,姜醇、姜油酮、姜烯酚比维生素E抗氧化还强。
   ⑵大蒜抗氧化作用。……大蒜提取物可激活SOP清除自由基,大蒜对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有抑制作用,对食用油脂有抗氧化作用,还能抑制肿瘤癌症的生长,增加免疫力,甚至杀死癌细胞,并能调节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天天吃些姜、蒜、葱类香辛料对防癌抗癌、抗衰老有很大帮助。
   六、蔬菜水果抗氧化作用。
   ⑴常吃蔬菜抗衰老SOP含量排序:茄子、柿子椒含抗氧化物较高,常吃的新鲜蔬菜中含SOP较高的还有香椿、菠菜、藕、白萝卜、莴笋叶、绿豆芽。
   ⑵常吃蔬菜中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较:菠菜、油菜、香菜可以优选食用,其次为韭菜、茄子、番茄、白菜、胡萝卜、芹菜等。日常膳食多挑选上述蔬菜为好。
   带癌长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方法和营养抗癌的具体结合应用
   一、各类癌症和各期癌症病人每天必须服用10克以上维生素C,并同服维生素E400毫克,复合维生素B9片。有经济条件的可服用一些自然界物质提取的维生素。服用维生素C,须从每天1克开始服用,逐渐增至10克以上,渐增时间为一星期即可,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如果需要停一段时间,维生素C的量也是逐天减少,不可突然停下,否则会出现坏血病症状。在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同时,坚持每天服用中药汤剂,优先选择活血化瘀和扶正培本两治则的药物。当然根据病患者症状也可选用一些清热解毒、软坚化结等治则的药物。活血化瘀和扶正培本两治则需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基本组方如下:生黄芪、丹参、茯苓、陈皮、党参、当归、生麦芽、炒白术、生甘草。辨别病情轻重后,再制定药物分量。在选用基本组方的基础上,通过对癌患者的四诊合参,辨证选择清热解毒、软坚化结等治则的药物。
   二、癌患者的饮食抗癌法,必须依照国内外制定的膳食金字塔为标准来搭配各类食物。有意识地选择上述含抗氧化剂类丰富的果蔬,就能达到更好的抗癌效果。为便于患者的记忆,对每天食物的宜多、宜少和不食用概括为“四多三少三不食”,四多:多吃果蔬(每天蔬菜500克、水果250克),多吃五谷杂粮和粥,如燕麦、赤豆、绿豆、大麦、红米、黑米、玉米、红薯等,多吃大豆及豆制品(50克)、奶和奶制品(100克),多喝开水和绿茶(每天不能少于2500毫升)。三少:少吃动植物油脂(每天20克以下),少吃盐(每天3克以下),少吃蛋白质(每天120克以下,包括蛋、鱼、禽、畜类肉)。三不食:不抽烟、不吃糖(包括各种含糖饮料)、不吃腌制品、油炸火烤、烟熏等食物。
   以上中西医治癌措施和饮食抗癌法的结合正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六条治癌准则:一切治疗应以延长患者生命为准则。一切治疗应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为准则。一切治疗均应以有益于患者体内平衡、身心平衡为准则。一切治疗应尽量避免破坏患者的组织和器官的完整。一切治疗应尽量避免损害其他健康器官和组织。提倡绿色抗癌疗法,无损伤、无毒副作用。
   本文围绕着世界卫生组织治癌的六条标准展开并叙述论点和论据,如果患者能够在治癌的过程中,借鉴和参考本文观点,并从中获得点滴益处的话,那就是笔者写本文的最初本意。
  
  
  参考资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研究》于尔辛 高令山 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年9月
  《抗癌杂谈》(美)GEamp ;8226 ;伯克利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年2月
  《肿瘤的辨证施治》钱伯文 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年12月
  《饮食抗癌法》萧德桢 编著 金盾出版社1987年7月
  《怎样延缓衰老》黄念军 编著 金盾出版社 2007年4月
  《抗衰老吃什么》刘国柱 刘姝倩 编著 金盾出版社 2007年6月
  
  
  作者: 祝广生
  联系电话:0793 7067589 13879374589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河中巷37号2栋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