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晴空万里,多日不见的煦阳普照大地,今天是春节法会后的第一个周六共修的日子。在师父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的理念的指导下,今年的僧俗二众的学修做了相应的调整,为了更好的为山下同修提供一个学习平台,以后的学习班分为初级和中级班,上午和下午分别各一堂,主要考虑山下同修赶上来的时间不同。
  
   初级班是针对初次学习,对佛法了解不多,对这样的人群,我们精心准备了几个专题讲座,可以让人在几个月后初步对佛法的概况有个了解,并且能有实践佛法的下手处。中级班是按照去年的学习进度继续往下系统学习。所以,今天的第一次的课就如同一个开学典礼一样,与山下的同修们进行一次“相见欢”见面会。
  
   上午9 :00点,在佛堂,大众济济一堂,僧团派出学修部的两位负责法师主持此次的开学典礼。今日流程是这样的:前行、法师开示、班委代表发言、讲师团代表发言、法师作学修课程介绍、答疑,最后总摄回向。
  
   贤甲法师开示说:“这次的开学典礼也可以叫做第一堂课,师父对未来龙泉寺建设的理念方向,是把寺院当做大学一样来建,当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模仿办大学的方式来办寺院。既然是一座佛教大学,那么寺院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教育,包括僧众的教育、俗众的教育。教育的内容不仅仅包括佛法,因为师父的心愿是要在这个时代,把整个传统文化都要复兴起来,因此未来的龙泉寺,以寺院道场为依托,我们所做的教育,和对社会的影响,除了佛教传统教育外,还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此相应,寺院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会有所改善。这些建筑都用来实现师父弘法、乃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心愿,到时会开很多的培训班,各种类型的,来培训佛教的优秀人才。因此,大家学习的出发点,向师父的理念这个方向来考虑。
  
   “ 因为考虑到大家目前都习惯于去年的模式学习,一下子还难以适应,特别是去年经历了一年的学习互动,到年底的时候,大家彼此业缘已经很好,学习的氛围已经非常浓厚,都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跟着团体一起好好努力继续学习,可是学习方式上的一些变动,也会影响大家的情绪。但都是学佛的人,最擅长的也是调整自心,谁调整的最快,也就是成长的最快的。”
  
   法师继续善巧地引导大家:“请大家做好内心的调整,从一开始学佛自己想追求什么,希望常住给自己什么,要逐渐转向考虑师父、寺院,乃至整个佛教希望我怎么学、怎么做。
  
   “从今年起,以后学习班有一个适当的调整,就是山上山下所有义工居士的教育工作,都由讲师团负责。对大家要经历的更换老师的痛苦心理状态表示理解,并以自身的经历来与大家分享共勉,怎样面对这个境界,让我们的心从低沉中拉拔出来,同时满怀希望地迎接未来,继续走下去。这也是今天开学第一堂课要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
  
   “这其中有几个层面:首先,我们学佛,一定要经过这样一个转型的过程,就是从我要怎样学,变成师长要我怎样学。因为我们个人所缘有限,缘的都是我们自己,不一定知道大的方向,不了解师父整体的心愿是什么,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这么做会对整个佛教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因为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暂时、临时的调整,在师父弘扬佛法、建教育僧的过程当中,已经有一个全盘的考虑了。一个寺院的居士和推展佛教之间的关系,师父早有考虑,具体来讲,就是依律摄僧、以僧导俗。僧俗配合,去弘扬佛法,这是一个整体的理念。在这个理念带动之下,组织人事架构、事业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教育,都会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出来。我们所做的就是向这个体系迈进。在这个体系里边,有一个僧俗分开的原则,僧众重在修行用功,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成为僧才,出去弘法。在寺院草创阶段,很多事情需要法师来做,乃至很多需要师父亲自一点点去教,越往后发展越需要把人才教育方面的体系理顺,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趋势。
  
   “ 从另一个角度,于我们自己而言,我们如何去适应这样一个境界。是不是没有法师直接给大家上课,大家都不学了,或者学得不如以前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心里边要有其他人,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学习对象,这样别人的功德才能体会得到,这是心态的安立问题。学习的心态。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眼光去发现,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学习的对象不只是我们所仰望的最高最上的佛菩萨、善知识,其实生活中非常多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也不是只有上山半天、一天充电才是学习,在工作、生活,在怎样为人处事当中,在每一个境界当中,都是在学习、使用佛法。一个人的佛法学得到底好不好,师父说,就体现在做人做事当中。所以,到底佛法怎么学习,向谁去学,学了以后怎么做,这中间存在的误区、执着,要一点点扭转,要有向周围所有的人学习的概念。”
  
   法师的精彩开示已经让很多人内心的疑惑有所释怀。接着,贤乙法师结合PPT,给我们介绍了契合时代特点,善巧学弘佛法的深广内涵。
  
   法师说:“大家在经历无常、变化的时候,内心总会不适应,但不适应很快就会过去。人的心会经历各种不同的境界,慢慢地会适应。新的一年,新的期许,对自己、团体、佛教如何发展都需要有所考虑。对个人而言,我的学修如何安排;对团体而言,团体的发展方向如何跟整个佛教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相配合。新的一年,要有整体考虑,在整体大的考虑前提下,去安排、规划自己的学修,有比较现实的意义。否则的话,我们的学修,无形当中会脱离整个团体的方向、现实佛教的缘起。所以,在新的一年里,对于个人、团体、佛教的发展方向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09年的第一堂课有这样的认识,今后的学修就不会迷惘,方向感比较明确。
  
   “契合时代特点,佛教在每一个时代会有不同面貌出现,跟众生的共业所呈现出来的时代特点是紧密相联的,佛法东传后在中国经历的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任务,高僧大德做的是时代所决定的工作,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当前时代的特点:社会大环境:心灵回归的时代已经来到(时代的大因缘、大背景)。
  
  世界范围内的物质化、工业化、商业化的片面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享乐,拜金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这种思想以及思想产生的行为,引发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怪病流行、人情冷漠、暴力盛行、道德迷失、精神空虚、社会责任感危机、国际冲突等。
  
   “大量的有识之士开始反省,我们的路在哪里?单纯的物质发展能不能解决人生的根本苦乐问题?他们开始呼吁心灵回归、道德重建。那道德心灵从哪里去寻找呢?宗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为宗教很重视心灵。回归心灵的内在原因,所有社会的、人生的问题,不应该归咎于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裕,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裕是没有过失的,过失在于人类自身的不完善。人类忽略了自身的建设,致使人的精神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和把握科技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只有在人的精神品格完善的自觉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未来的社会,人类的幸福、世界的和平,将取决于人类精神品格的自我完善。
  
   “而这方面佛教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佛教能够提供给人类一种精神信仰,另一方面又能总持人类的文化,解决人类的根本问题,有这样的智慧和方便。佛教深入心灵,历史悠久,丰富我们的思想、文化资源。佛法能解释当今社会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可以解决人类现实的问题。如何学弘佛法,善法欲和勤精进是贯彻始终的,时代的车轮是任何人不能阻拦的。
  
  “1。建立正知见【见】
  
   “首先要从大的角度去理解,如果从狭隘的角度理解,自己的行持是不圆满的,所以在见解方面,认识个人和整体的关系,否则容易脱离现实、人生。如何弘扬佛法与个人学修不能混为一谈,周末学修班的调整,对于师父而言,他是如何弘法的角度来考虑的,个人是自己怎么学的角度,所以永远没有办法体会师父这样安排的用意,因为角度不同。我们只考虑个人,师父他至少考虑的是团体,有时甚至是整个佛教。
  
   “目前的形势下,昌明佛法,应加强佛法的普及教育,如何让广大民众了解佛法,实证佛法,广结善缘,普及佛法,扫教盲。
  
  “2。找到实践下手处,修学的次第【行】
  
   “修习善法是最重要的功课。在家居士修学的下手处就是建立正知见,以见导行,此处的‘行’就是善行。”
  
   法师结合时代大因缘,给我们展现的佛法,一下子无限开拓了我们的心胸,大家都一脸灿烂,为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而欢喜。
  相关链接:学诚法师的博客:http :blog。sina。com。cnxue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