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文章所有内容均为本人真实经历,有任何杜撰、夸大、不实之言论,欢迎拍砖。
  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
  1、为了让想做有声书演播、准备做有声书演播、对有声书演播感兴趣的朋友通过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去评估自己愿不愿意付出,能不能坚持到中书,切莫急于入坑,花了钱也没实现自己的目标。
  2、现在很多平台都在做自己的主播培养,再加上紫襟大大月度300w的收入和在《天天向上》的曝光,市场风向开始偏向有声主播这块地,被割韭菜的大有人在,但是也有学到中书的,比如我(有点不要脸了,哈哈)。看了这篇文希望能帮助想入行的朋友避开雷点,少吃亏。

  

  事情得从6月3号我接到中书通知讲起,那天中午我正在午睡,儿子在写作业,手机企鹅响了,大家一定好奇为啥不是微信,后面会解释。如图所示,工作室负责人通知我中了一本每播讲一小时100块的小说!!!

  

  当时我特别激动,一骨碌爬起来,开始跟工作室负责人沟通,沟通完了我就跑到儿子跟前说:爸爸中书了!!!一本100的!!!我儿子8岁多,当时很淡定的说“哦”。好吧,孩子太小还不懂,这是我从研究有声书这个行业到入圈的整整第42天,中间从拜师到买设备,装修音棚,每天坚持练功,付出了不少,现在终于中书了!,确实特别激动!当时师父说,以我的潜力和水平,得两个月才能接到书,现在提前了。


  1、关于我自己的介绍

  我是1987年生人,一直生活在豫南一个四五六线小城市,父母双职工,我爸是火车司机,我妈是公交公司的,家庭条件属于工薪阶层,不缺吃少喝。因为父母工作性质的原因,没办法很好的照顾我,所以让小姨到我家帮忙照顾一下,我妈姊妹7个,女孩基本上都是上到初中就不上学了,当时我小姨大概十六七岁,我1 2岁都是小姨在我们家帮忙带我。

  3岁那年,我大姑从北京回老家探亲(大姑定居北京),非常喜欢我,我又是我们那一代唯一的一个男孩儿,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又不要脸了,哈哈),大姑就跟我父母商量,原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既然没工夫照顾,不如让孩子跟她回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你们夫妻俩趁年轻再生一个,孩子呢就在北京呆着,还是你们的孩子。我爸妈当时就同意了(竟然就这么同意了)。于是我就在北京呆了3年,从不到3岁去,到5岁左右回来。为什么回来呢?一个是我妈特别想我,舍不得了,一个是我也特别想我妈,总是生病,照顾起来比较麻烦,再一个是我大姑妈又升职了,工作太忙,实在没工夫管我了!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3年我学会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应该说是京片子!为后来的一切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论从小学好一口普通话的重要性!

  在北京的3年时间里也没白给,我觉醒了第一项技能点——讲故事!获得了大大小小不少荣誉,北京门头沟区的、北京市的大小儿童故事比赛基本都是前三名,为幼儿园挣得了不少荣誉。

  回老家以后也凭这项技能在幼儿园里叱咤风云,幼儿园大小活动我都是主持人,在老家幼儿园我又觉醒了第二项技能点——唱歌!参加了1次市级全年龄段歌唱比赛,得了个什么“春芽奖”。

  絮絮叨叨这么半天,是为了跟大家说明一下,小时候的普通话基础和对艺术的热爱(对,就是热爱,哈哈),貌似就是为了后面做准备的。

  我学习成绩一直一般,大学上了个专科,实习的时候进了河北一家房企,做HR,这家房企现在也是TOP50。在工作上一路顺风顺水,毕业第1年就做了集团其中一个产业的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后来我老家正好有集团的项目,我就申请调回来了,这一年是2012年,我26岁。当年娶妻,老婆是我大学同学,也是我觉得目前为止我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找了一个懂我的人,这一年末儿子降生,小家更快乐了。

  时间转眼到了2015年,老家的项目进展太难,被集团卖了,集团想调我回去,但是我已经不想异地工作了。在接下来的2015 2018年,我陆陆续续换了3家本地开发公司和1家TOP20开发公司,都不是很顺利。2018年末,我再次离职,裸辞,现在想想确实有些冲动,从2017年开始,我的年薪一直维持十几万,跟三线以上的城市相比,没什么可比性,但是在四五六线城市可算得上是高薪了。2019年初,我在家呆了2个月,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一个老领导给我打电话,让我跟着他去做房地产咨询和培训,当时想着从毕业到现在都没充过电,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重新充电,边做项目边学习,再沉淀一下也好,就开始了做咨询和培训的生涯。2019年、2020年行业趋势不错,收入也还好,到了今年,因为公司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单子不是很多,我也在想怎么破局,多挣些钱。正好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阴差阳错的让我接触到有声书演播这一行!

  今天就先写这么多,如果待会儿不忙的我再上来更一点。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