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许多贫困地区不是“ 老龄村”就是“ 空心村” ,年轻人在乡村属于稀缺“物种”,如何让青年人回来,为贫困地区注入活力,让脱贫后的村庄能够持续“ 造血” ,有效衔接,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脱贫后乡村振兴要怎么衔接?这些都离不开人才,需要大量有激情、有理想、有才华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政府要提供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才能让大学生在其中找到就业创业的机会。这几年,各地从政策层面创新,根据实际需要招录各类人才,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那么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青年人该如何准备?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取得的宝贵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完成消除绝对贫困这项艰巨任务,我们要深刻总结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其次,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积累宝贵的经验。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要坚持严格要求自己,要真抓实干;要坚持以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先当好农民的“学徒”,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当好农民的“师傅”,理论联系实际,不可与现实脱节。

  最后,青年人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要做好准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后,未来十五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青年人在此背景下,要主动接过“担子”,做好衔接,要把握好方向集思广益、聚智聚力,帮助群众发展致富项目,借助自媒体宣传电商销售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化被动为主动,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想要民族复兴,就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虽然我们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依然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实现乡村振兴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们乡村振兴道路如何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摸索,所以青年人做好准备了吗?
   仙阳镇早田村基层党群工作者刘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