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数量出现了小幅的上涨,确诊病例涉及的省份已经到达5个,1月24日报告的本土病例的增幅已经超过百例,达到了117例。其中吉林67例,黑龙江35例,河北11例,北京3例,上海1例。从疫情暴发的省份来看,东北的疫情较为严重,河北的疫情已经基本被控制住,北京和上海还有零星的病例出现。现在若想平安、祥和的度过春节假期,还需各方共同努力。除了做好对“外防输入”的管控外,也要加强对本土确诊病例的重视,要尽可能的减少和切断传染源,将病毒的传染可能降到最低,此时特别需要我们做好“严格”防控。
  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寒冬季节,这个季节本身就是流感、发热、咳嗽的高发季节,也是传染病活跃的季节。专家对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显示,这种病毒非常喜欢低温气候,这也是在许多进口的冷链食品外包装上核酸检测出阳性的原因。根据病毒的这一特点,我们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让他们重视病毒的传播特点、知晓病毒的特征,要少聚集、少流动,做好个人的防护和卫生。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新冠肺炎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医,而不要自行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将病情拖延。在前往医院时,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及时、准确的将自己的出行情况告知医生,以便更好地做好防控。
  其次,我们要重视大数据的筛查功能。在前往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封闭的场所时,要出示健康宝并进行扫码登记。不要小看这一简单的举动,这就是将自己的出行记录进行登记。这个举措一是可以查询是否去过国内的中、高风险地区,二是一旦发现了和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可以进行及时的隔离和核酸检测,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有一些老年人在出行时不会使用手机进行扫码,那么就需要商场或超市的值守人员将老年人的信息进行登记,以便日后的查找。对于进入密闭场所的人员,要按规定配带好口罩,商场和超市等每天要安排好专门的人员做好通风和消杀的工作,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可能。
  第三,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要求。尤其是要加强针对重点地区的管控,从严抓好社会面防控,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对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落实全域管控和重点小区封控措施,进一步加大人员筛查和环境采样检测力度。对密切接触者要快速地隔离,提高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第四,严格落实对入境人员的管控和对冷链食品的查验,切实将境外输入病毒的可能降到最低。我们知道,现在国外的疫情形势依旧是非常严峻与复杂,多个国家病毒出现了毒株的变异,这为我们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入境人员,我们要严格按照“14加7加7”的措施要求,做好对他们进京的健康管理,以保障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安全。同时,也要加强对进口进京货物的检疫检测,做好常态化消杀。对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货物和食品要迅速进行排查,及时将其封存,防止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现在,距离春节假期越来越近了,人口的流动性也在加大。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严重地区人员的出行,尽量做好留在工作地过年的政策引导,同时也要认真坚持排查和监督,将防控疫情的“篱笆”扎紧、扎实。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心理。只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我们才能确保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将疫情控制住、消灭掉,才能迎来属于我们的幸福、安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