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我和读高一的一对儿子坐而论道,闲话大学生就业难。我问儿子:你们俩对上大学期待吗?儿子反问:要听实话还是假话?我答:废话,当然是实话了!儿子说:我们俩对上大学本身没有任何期待,但对大学校园生活有点向往。因为上大学毕竟在大城市,我们能增长很多见识,可以遇到天南海北的同学,认识形形色色的朋友,我们觉得这些比上大学更有价值……
    我愕然!
    其实,实话实说,在我们甘肃平凉这个小地方,让孩子上大学或上名牌大学是所有家长的梦想和追求,我也不能免俗。曾经,我对儿子的期望值是很高的,首先是督促一对儿子双双考上了我们当地的一所所谓“重点高中”——平凉一中。因为按照世俗的标准和说法,考上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踏进了大学校园。接下来,我又期望一对儿子能努力刻苦学习,最好考上清华、北大、人大这些所谓的名牌高等院校,最次也是兰州大学或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地方名校。然而,面对近年来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就业难,再对照身边的大学毕业生的“百无一用”和幼稚可笑,我最初的想法开始动摇,并萌发了不想让一对儿子去挤高考“独木桥”上大学的想法。理由有三:
  
  
    理由一:学习苦,压力大,孩子苦不堪言。
    “起得比鸡早,学得比牛累。”这是当下高中生的普遍想法和感受。我儿子每天凌晨5点多起床,不到6点就骑车赶往学校,6:40正式上早自习,中午12点放学,骑车风风火火赶回家已是12:30分,一个小时吃饭时间,就又风风火火赶往学校,下午2:20上课。下午5:50放学,由于离家较远,晚上6:40上晚自 就不回家吃饭,而是呆在学校,直到晚自习放学时已是晚上9:30分,赶到家10点多了。这时候,我们一家人才开始正式吃晚饭。吃完晚饭已是深夜11点了,儿子洗漱后虽然疲惫不堪,但还要完成作业,睡觉时已近凌晨1点钟了。
    自从儿子上高中以来,我们一家人的晚饭时间都在夜里10点以后,由于吃完饭不久就睡觉,导致消化不良,我和儿子都不同程度的患上了口腔炎和胃病。中午儿子吃饭后没有时间午休,骑车急急忙忙赶往学校,致使小儿子秦剑患上了肠炎,经常肚子疼,疼起来直冒汗珠子。
    上学期末,大儿子秦翰由于长期饮食、起居不规律,在期末考试时患病住院,耽搁了考试,期末成绩全为“0”。寒假期间,学校竟然以考试成绩高低来安排假期作业,大儿子由于未参加期末考试,没有成绩,他的假期作业是其他同学的两倍多。本来我打算假期让儿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超市打工,但迫于作业太多的压力,只好放弃了原先的计划,让儿子一心完成假期作业。
    原先,自从儿子上初中后,每个假期我都要安排他们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譬如摆摊卖货,为别人发放宣传单,或去饭店刷盘子等等,目的在于锻炼儿子深入生活,感知生存艰难,学会与人沟通、自理,体验父母挣钱养家之不易。应该说,我的假期实践计划对儿子的成长是很有效的,至少我的一对儿子能自己洗衣、做饭、打理家务、不乱花钱,能有效地与各色人等进行沟通,不怯场,不木讷。然而,高中以后,我的计划全被繁重的学习任务打乱了,据说,今年暑假期间学校要安排补课一个月,我的社会实践计划在高考压力面前只有让路了……
  
  
    理由二:高考难,费用高,难以承受之重。
    说到高考难,估计不用我多说,每个中国人都是深有体会。虽然我的一对儿子学习成绩在班里尚属中上游,不算最好,也不是最差,但要考上清华北大,难度系数那是相当大。即就是退而求其次,报考地方名校,儿子现在的成绩也有一些差距。也许你会说:为啥一定要考名校啊,一般院校不也出人才吗?那是,人家潘石屹没上名校,不也成了富翁和名人了吗?人家盖茨没上完大学,不也富可敌天下了吗?问题是,人家那是“天才”,我们只是想做个“人才”。天才是一百年才出一两个的,人才可是遍地都有的。再说了,我是啥基因啊,也敢幻想儿子成天才,那比白日做梦还可笑呢。鉴于此,我开始慢慢打消了儿子上名校的想法或是梦想,转而想:能考上个一般院校就不错了!
    据我的同事说,他们孩子上大学一年的各种费用至少在1。5万元左右。1。5万元是个啥概念,在我们甘肃平凉这个小地方,就意味着一个工薪族一年的工资收入的80%。遗憾的是,本人由于“身份”问题,至今还游弋于体制之外,工资收入在本单位是比较低的,老婆没有工作,在一个小超市打工,打工之余承包了一辆出租车跑营运,我俩一年下来的总收入不超过3万元,而我买房子欠下的按揭贷款至今尚未还清,要是两年后一对儿子双双上大学,一年要3万多元费用,那我们两口子就只有封起嘴巴不吃不喝供养大学生了。
    当然,我们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可以让儿子自己承担,将来毕业后再还钱。问题是,看看现在满地都是的大学生,还有那些抱着博士、硕士文凭四处找工作的囧人们,我也囧了。假如一对儿子大学毕业后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了收入比较低,仅能勉强糊口,他们何时才能还上那笔助学贷款呢?倘若按时还不上,意味着他们刚一跨出校门,就背上了“不诚信”的污点,以后在社会上如何立足做人呢?
    在我们平凉,一个高一学生一学期的学杂费是800多元,一个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就要1700多元,俩学生一学年就要近3500元,加上其他资料费、烤火费、杂费等等,一学年俩学生最少也要4000多元,也就是我全年工资的将近四分之一。听说到了高二、高三杂费更多,那就不止于4000多元了。再加上大学四年,考博、考研,那需要多少钱啊?
  
  
    理由三:学历高,能力差,百无一用大学生。
    这几年,我带过很多在校或已毕业的大学实习生,这其中有地方名校的,国家重点院校的,也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民办院校的大学生。固然,他们当中不乏佼佼者,但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大学生不但所学知识有限,而且适应社会能力差,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给人感觉幼稚、懒惰、缺乏进取心,投机取巧,作风漂浮,不够踏实……
    总之,大学实习生给我和同事的印象是:除了大学生这个头衔,他们啥也没有,啥也不是。倘若我是某个企业或行业的招聘官,我肯定不会聘用这些所谓的大学生的,不是不给他们机会,而是给了机会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
    针对以上理由,我告诉儿子:你们俩不用考大学了,老爸对于你们高中三年也不逼迫了,你们可以依据兴趣来学习,等到高中毕业后,老爸建议你俩早早进入社会,先实践(打工),再创业,等到别人大学毕业的时候,你俩已经是小有成就的老板了。
    对于我的建议,儿子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接受。小儿子秦剑认为:我可以考上一座地方名校。大儿子秦翰表示:大学费用我们哥俩自理,先贷款,毕业后再慢慢还款。见我没有认同,儿子说:那我俩先上学,现在大学不是可以修学分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完大学,或者有了合适的创业机会我们就去创业,然后再回来修完学分,拿到文凭?
    我没有回答儿子的设问,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到底儿子该不该去上大学呢?这是我的难题,也是天下父母们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