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居家守岁
文章目录
近期,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一家医院里,有众多的医护人员为减轻两地防控压力,选择就地过年,“妈,您在家注意身体,我不回东北过年了”短短的几个字,却饱含了辛酸与难过,也包含了他们对战胜疫情的决心。春节返乡是许多在外务工的人们一年的精神寄托,但面对已经出现了超级传播者的严峻形势,我国多地发出“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今年过年不回家是为了以后每年都能回家。
“用薪留人”。就地过年不是“就地加班”,各地用人单位要严格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对于愿意留下来,在春节上班的员工,要实事求是地落实多倍工资和留岗红包等的福利待遇,不能少发或迟发,异化为变相的加班。要“用薪留人”,通过现金补贴的方式让务工人员感到切身实惠和单位的温暖,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在家人和疫情防控之间,作出舍小家为大家的选择。
“用心留人”。就地过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牵扯了诸多方面的问题,不仅需要各个地方建立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也需要单位工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全方面、适当的配合,让员工感受到便利、安心,让更多的人愿意、主动地选择“非必要不返乡”。各地要完善配套措施和服务,保证员工的休息休假权,和应有的薪资报酬等。各单位应为就地过年的员工解决好必备的食宿问题,让他们不用担心基本的生活饮食等问题;给他们相应的加班补贴,让他们感受到单位的温暖与善意;为员工安排合理的调休,等到疫情过去再把假期补回来。对于就地过年的员工们,可以组织新年活动,让他们聚在一起,谈谈心,做做各自的家乡菜,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新年的气氛。
“化堵为疏”:相关部门尤其是务工输入地,对于确实需要回家的人员,应该提前谋划、准备,“化堵为疏”,制定弹性休假。让员工错峰放假,提前或推后返岗,拉长整个春运的周期。必须返乡的务工人员,要随时关注两地疫情,严格遵循两地的核酸检测、隔离等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因为冬季寒冷的温度下非常适合病毒的生存,所以从现在到二月底,是疫情防疫的关键期,加上新冠疫苗的普遍接种,防疫工作会取得非常大的进展,乃至迎来决定性的胜利。因此这个新年,让我们就地过年,居家守岁,让今后的每一年都能回家过。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