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考虑衍生公设与运动结合所产生的图景。密间效应(指任何形式实在存在的物体完全混合的一种假设)和运动具有的方向性会产生一个矛盾:我们无论如何运动,将最终不会跨出我们的原始位置。
  
  现在已经知道,运动的本质是能热势差的效果。能势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与重力进行比较(实际上,重力势能也是一种能势差)。运动的原因类似于物体处于有梯度的平面上,由于重力而向下滚去。平衡能势之间不产生运动的原因在于,能量之间存在相容间能,实际上这种相容间能与平衡能势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惟一不同在于相容间能是能量大小导致的包含性的表现,而平衡能势则不是。
  
  抛弃空间即意味着对空间的理解不能再夹杂有空间含义的概念。我们在思维中想象,两个宇宙在没有空间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发生。首先二者会在任何区域存在接触。这时如果你认为二者已经合二为一,那么你就错了,因为,既然不存在空间,对接触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事实上,此时二者此时依然保有相对独立性。而合二为一的念头是你没有完全抛弃空间在你头脑中的地位。
  
  现在讨论在无空间情况下运动方向性的本质。
  
  首先,我们所迷惑的运动佯谬中,其运动的主体是能量相对其运动的“空间”极小得多的物体。根据公设2,空间是能量的表现可知,运动的方向是在运动的能级下,考察到的能级视界。
  
  能级视界的定义:一定能量“幻化”出的场景。
  
  然而,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为何我们是至此而非彼?原因在于,一般情况能级视界往往只是能量系统的一小部分,那么,这种区域的相对性成了运动方向的又一重要性质。以此产生方向性的效应叫“方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