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制 金融秩序与金融危机
  《理论博客站 理论与悟性生智慧论坛》第6期(下午修改)
  论题: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什么最重要?什么又是最可怕的?
  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对于人们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信心,而是要对金融危机所发生的原因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分析和判断。正确的决策只可能来源于认真而又负责任的正确的了解分析和判断,来源于对金融危机的正确理解。
  产能过剩或金融的通胀都必然产生危机,因需求或供求关系决定命运!
  金融危机并不可怕(真正最可怕的是天灾水荒粮荒及社会政治经济和金融等方面无正确有效领导的失控状态),对于人们而言最可怕是对金融危机缺少正确理解分析和判断,就盲目地采取应对措施。若理解分析和判断错了,其对应的决策及措施也必错。
  论题: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证劵股票市场问题?
  证劵股票市场是为产权交易服务的金融业体系。该体系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产权交易。来吸收和利用分散的民间资本来补充和调整经济结构(其主要作用是补充辅助)。
  股市实际是靠证劵的泡沫(是指上市公司本身完全虚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预期收益)运作的。钱是不能生钱的。所谓理财其本质实际主要是在运作资本(股市运作资本的性质实际与私募基金及传销是异曲同工,只是被合法化了),主要是用投入证劵股票市场的各种类型的资金去赚取被股票套住的包括国有机构在内的各类股东钱的过程,主要是一个不断重新分配正在运作中的资本来从中赚钱的过程。简而言之,股民炒股的过程实际主要是一个会圈钱者圈钱的过程(有明显的赌博性)。
  论题:现在证劵股票市场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呢?
  由于大的国有银行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金融资本及各种资源都进入了证劵股票市场,从而使证劵股票类金融业彻底消弱和破坏了银行类金融业的作用和地位(从《北京青年报》上得知中国基金类金融机构所掌控的金融资本现在已超过了中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本),从而就出现了证劵股票市场的低迷不景气或大动荡必然要引起大的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的局面。
  不仅如此,现在的证劵股票市场实际早已成了所谓的资本市场(既运作折腾资金或资源的市场)的代名词。现在有太多的资金(现在这类资金中包括太多的各类银行贷款或银行的所谓的理财产品类资金)或资源(本属于全人类的天然资源成了开发单位及股民炒股赚钱的对象)都在通过证劵股票市场运作,有太多的资金正在以证劵股票和货币的形式流入股民尤其是特大个人股东手中。现在资本证劵股票化(专指资金根本就没用在经济建设上的体外圈钱现象)已使证劵股票市场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合法的超级大赌场(不承认不等于不是。中国证劵股票市场现实际已成了冒险家冒险暴富的最理想的乐园)。变成了圈钱者的超级提款箱(国家虽然能收到巨额税款,但与国家的更巨额的投资和国有资产的损失相比就太小太少了),从而在中国才有了不断大批出现超级暴发户的现象。
  中国股市的作用及地位质的变化和畸形发展,是现中国金融膨胀和市场动荡的最根本原因。
  论题:(1)大银行整体上市的后果是什么?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整体上市或高额股票投资就其本质而言是什么行为?
  (2)银行业的民营化甚至私有化和资本证劵化的后果又是什么?
  重要观点概述:(1)一些大的国有银行、募积类投资基金和社保基金等类各种规摸的金融机构陆陆续续地正式投入到了股票证劵市场,成了股票证劵市场上被炒作圈钱的对象和成员。过多过大的银行募积类基金社保基金等类金融机构投资上市现象,彻底破坏和打乱了分工明确定位清晰易于管理的金融体制和金融流通秩序。影响大的大银行上市彻底动摇了整个银行业在整个资本市场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大大消弱了整个金融业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从而使整个金融业极易因股市大动荡而不可避免地不时发生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
  重要观点概述:(2)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整体上市或高额股票投资就其本质而言,其实是影响最大的最典型的金融投机行为(给善于投机的各类股东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圈钱条件或机会)。对于金融业而言,尤其是对银行业而言,各个商业银行整体上市或高额股票投资实际和企业负债经营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因发生对自己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而破产(理解这点其实非常重要)。
  重要观点结论:影响大的大银行整体上市,彻底破坏和动摇了银行业的主体和主导地位,是金融不安全和市场动荡(可流通货币因银行上市而和股票一样不稳定也不安全了)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这将是历史及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观点和结论。
  最新最重要的结论 :(1)银行业的民营化甚至私有化和资本证劵化,都必然使政府实际上逐步丧失了对整个金融业及经济的有效调控(宏观调控将越来越难。客观现实正是如此)。银行民营化是极不利于金融业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被动的宏观调控永远无法改变已产生的损失)。
  最新最重要的结论 :(2)包括投资基金在内的银行金融资本的证劵化是对可流通货币制度、等价交换原则及按劳分配制度的彻底破坏和反动,它破坏了银行业的可靠性(整体上市的银行随时都有可能因大的金融危机而破产倒闭)和稳定性,它更破坏打乱了正常的公平交易的金融和商品市场秩序,使整个金融业及商品市场越来越复杂和难以控制,更逐步使社会已经或多或少地丧失了市场和分配领域等方面的公平正义,客观现实正是如此。
  最重要的结论:(3)金融资本最实际的需求总量或总规模主要是由人类生存的实际物质需要总量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商品市场的实际总需要来决定的,而并不是由人的投资需求或人为扩大实体经济的需要决定的(过剩的生产力或无实际需要的项目,只能被浪费或闲置。而用于市场流通的逐年增加的可流通货币,也只能靠贬值才可能被使用),正因为如此,金融资本的盲目扩张必然要导至金融危机通货膨涨市场萎缩和货币贬值,进而必然严重破坏商品市场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键康发展。
  不特别注重研究现实市场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是主要根据现实市场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只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增长的需要及少数人的规划(规划应经人大全会批准后才可实行。党的领导应通过尊重人大全会权力来体现。尊重人大全会党才有可能真正代表多数人的利益)就盲目扩大投资是不正常的,是不利于社会及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的。
  论题:(1)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只有建立在什么样的体制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健康稳定的金融秩序?
  (2)保证整个金融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相对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重要观点概述 :(1)金融体系只有建立在合理而又有明确定位的体制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健康稳定的金融体制和秩序。金融体制按性质现在大致可分为两大体系,一类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和商品市场服务的银行业体系(金融的本质和作用决定了银行业体系应永远是金融业的主体。银行业体系在资本市场占主体和主导地位才是银行业体系的正确定位);另一类则是为产权股权交易服务的证券交易业体系,该体系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证劵交易,来吸收利用分散的民间资本(特别请注意不是国有资本和包括投资基金在内的银行类金融资本。这点非常重要)来补充和调整经济结构(证券交易业体系在资本市场中的主要作用应是补充辅助)。
  重要观点概述 :(2)银行体系的金融资本是等价的可在商品市场上直接流通的金融资本,而证劵股票则是含有泡沫数量不等的不卖掉权属兑现就不可能在普通商品市场上流通的金融资本,是帐面上的含有大量水份的不实在的金融资本。
  重要结论 :(1)金融体制乱金融流通秩序必乱,金融流通秩序乱金融必动荡。银行及整个金融相对稳定社会才会稳定,这是结论也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重要结论 :(2)面对金融危机,人们需要弄明白金融业的最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保整个商品市场的正常流通和运营,而并不应该主要是为个人在证劵股票市场理财赚大钱服务的(若理财已变成了金融业务中耗时最多业务总量最大的主业时,就从事实上彻底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及按劳分配制度,而使社会事实上不同程度地已失去了公平正义。是不是这个理?)。
  在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实际要比金融资本更重要,更有生命力,是创造财富中最直接最重要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特请只关注金融资本作用的人们注意,包括吃穿住在内的真实的物质财富实际都是通过各类人才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
  钱本身是永远不可能生钱的。单独的金融资本是永远不可能创造出物质财富的。人力资本(包括人的智力资本)的真正价值和各类劳动者的利益应得到全社会及政府的尊重支持和保障。
  重要结论 :(3) 银行业体系的金融资本在金融业中应永远占主体和主导地位才是键康的金融体制,而只有键康的金融体制才有可能建立起分工明确不混业不交叉易于管理和控制的健康有序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秩序(不混业不交叉会使业务简单省工省力,并易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这恰恰是专业分工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而混业交叉则会使业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开展业务,越来越难以管理和控制。现实发展情况和趋势正是如此)。
  为了保持银行体系在资本市场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更为了保证整个金融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相对稳定的健康发展,严格坚决禁止银行上市并保持银行业与证券交易业的区别是必要条件(是银行还是证券交易所 ?定位必须明确,而不能混淆,否则金融体制和金融流通秩序都必然越来越乱)。
  论题: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偶然的吗?如何做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金融危机问题?
  生产有忙必有闲;市场有旺必有淡很正常(懂得市场规律才可能理解。促销或一时的旺销对人们真实需求的影响很有限)。商业价格竞争和各式各样的促销行为,虽然可以暂时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但是人们对于包括耐用消费品在内的商品需求总量终归是有限度的。商业的倾销行为不但会危害整个生产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也早晚会必然带来商业的萧调和倒闭风。
  任何金融危机的发生都绝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发生的内在的不正常不键康不完善等类原因。金融体制和金融流通秩序都被打乱了,再加上金融资本不规范无控制无节制地的盲目扩张(主要表现在证劵市场的金融投机行为大肆泛滥和过度投资上),能不发生金融危机吗?
  果真想彻底解决金融危机吗?就要解决金融体制和金融流通秩序都已被打乱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是政府用立法机关的法令或政府令及金融救市手段等,让影响大的大银行彻底退出证劵市场(退市后收归国有或必须接受政府的指导和严格监管。特别请注意不是买银行部分股份,那是永远救不完的),以便尽快恢复捋顺金融体制和金融流通秩序,以便尽早尽快恢复整个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制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多家影响大的大银行上市实际已使整个金融业不稳定不安全了)。这是彻底解决金融危机的早晚都是必然的选择和唯一的正确的出路】;与此同时还要整顿证劵市场,规范证劵交易行为,禁止和打击金融界及大股东的金融投机行为,禁止和打击各种操控和人为炒作证劵的行为,严格监督控制证劵市场每天交易行情和交易总量,千方百计避免证劵市场整体行情大起大落。否则各国政府花多少钱也永远解决不了更避免不了金融危机,已发生的现实和今后要发生的事实都将能证明这一点(被动的各类宏观调控举措无法改变损失,更不可能避免新金融危机的发生)。
  论题:有关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观点和结论是什么?
  重要观点 ;(1)重监察治理轻组织工作和日常管理,是主次颠倒的政治领导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是没有大作为的被动应付的政治领导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是听天由命的盲目发展的政治领导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是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没有前途的政治经济体制。银行需要监控,实际更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被动的所谓的宏观调控绝不是人类社会明智正确的选择(反之才对)。
  重要观点 :(2)不断修定补充和完善有关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单位的金融行为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各类操作规章制度等,以规范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单位的各种金融行为,使其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任何个人或组织(包括法人及单位决策层)都无权更改,以保证银行及整个金融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银行及整个金融业不应成为少数人和单位的盘中餐。改革不应成为违法行为的挡箭牌)。应尽早禁止银行的混业经营和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搞合作的行为,以尽量避免混水摸鱼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现象的发生(这类行为恰恰是体制制度问题造成的;这类行为都不属于合法正常的市场行为;这类行为受损害的往往是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及国家和金融单位的利益,受益的只是少数单位或个人),否则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将不可避免,并很容易大量地不断发生。
  重要观点 :(3)不严格控制贷款的使用而盲目扩大贷款,会有大量贷款暗中流入股市,从而会不断加深加重和增加随时爆发通货膨涨金融危机的必然风险。这是毫无疑问的。
  重要建议 :建议针对现在贷款使用中的挪用问题,尽早尽快制订或修订专项的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和打击所有用贷款上市炒证劵或挪做他用的行为(包括个人贷款),以规范贷款的使用和整顿捋顺金融体制及金融流通及经营秩序,以杜绝和减少金融投机行为及金融风险,早制定早实行才可能早受益(任何法律法规或决定若没人真正认真执行,就等于政府已实际失去权威和权力)。
  重要结论 ;政府对金融业的绝对控制(民间资本总量过大必然使金融资本和经济逐渐实际失去管控)和对社会化生产主动有效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对稳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法规规章及合理健全令行禁止稳定高效的政府组织机构、政治领导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符合党、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发展利益、现实需要和愿望。
  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最主要的负责人带头严格遵守党章,带头严格遵守宪法,带头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各种纪律,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尊重人大的立法权等是建党建国和建设法治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这点对于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永远非常重要!现实是社会中的各种腐败及犯罪行为和现象,恰恰是因为有些人不遵纪也不守法)。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勤思考慎决策!
  光勤奋及光勤于思考是不行的(受每个人的悟性水平的制约),只有能真正完全想明白了、讲得通并能有效实行了勤奋勤思才有实际意义。若没有真正完全想明白、没有把握能讲得通及行得通就做决定,其决策必定是草率的和不明智的,其路线方针政策必定是没有远见的或是错误的。

  盲目性是人类社会的敌人!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笔名 :理性智慧2011930修改2021年2月26日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