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纠治“四风”不让步
文章目录
洁不洁看过节,节假日是“四风”问题的多发期,“节前提醒”、“节中督查”、“节后收心”要成为纪检监察节日期间纪律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
节前,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及短信等方式,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绷紧廉政弦,让“廉洁过节”入脑如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节中,要紧盯薄弱环节,整合监督力量,严查享乐、奢靡问题,防范和查处收送电子红包、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问题,扎实做好节日期间作风建设各项工作。以明察暗访为主,不定路线、不打招呼,以严督实查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
在监督手段上,以“互联网加监督”模式作为纠治“四风”问题的有力抓手。要及时深入税务、交管等部门,依托增值税发票税控系统、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等,对存疑、大额违规公款消费、公车行驶轨迹等数据信息进行查询比对分析;深入加油站、超市、烟酒及土特产品专营店,调取公车加油卡充值日期、金额等以及购物卡、高档烟酒茶、名贵土特产销售购买等数据信息。
此外,为坚决刹住公款购买赠送礼品等节礼的不正之风,还要广泛向社会公开公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并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利用来信、来电、来访、网络、微信“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平台,全方位及时受理群众对党员干部节假日期间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及时认真受理信访举报,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发动群众参与到节假日监督中来,鼓励新闻媒体对发现的“四风”问题进行曝光,切实扩大监督检查覆盖面。
节后,对节日期间出现的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形成有力震慑。
同时,要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巡察、信访等过程中发现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存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找准病因,直击“痛点”,对症下药,采取谈话函询、提醒约谈教育的方式,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有效发挥教育挽救作用。
纪检监察机关要用好监督执纪问责“杀手锏”,以集中整治漠视群众利益和治理作风不实等突出问题为抓手,开展常态化作风督查,不断织密监督网,快查严处“四风”问题,真正做到接地气、出硬招,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彻底铲除“四风”问题滋生土壤。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