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载】
文章目录
在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的趋势下,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于一个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最近,我省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齐抓共管促落实,深化改革推落实,完善政策助落实,改进作风抓落实,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概念、内涵及发展规律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一些市县建设起一些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些文化大戏,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总量偏小,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集群没有很好形成,产业链难以有效整合;认识还不到位,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政策配套支持不足;人才储备缺少,特别是高端的原创型人才和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支持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等。
对此,笔者认为,应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省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拓展河北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内涵和空间,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集群,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
以河北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为基础,拓展发展的内涵与空间,积极接轨京津,融入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使之成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形成以石家庄、承德、张家口、唐山等市区文化产业带。通过招商引资和大平台大项目带动,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旅游文化、影视服务业、出版发行业、数字内容业、动漫游戏业等领域打造一批“企业航母”。
加快文化与金融的结合创新,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现有的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逐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设立省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国有资本为主,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模式。由省级金融部门牵头,制订完善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和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合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加快建设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发行集合债券等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一批针对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产品。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创业投资、证券融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要深入挖掘河北特有的文化宝库资源,深度开发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通过各种相关产品的整合、开发,形成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特的、产业链相对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比如,可以进行承德山庄和外庙世界文化遗产、清皇陵、金山岭长城、契丹文化等的创意开发,河北名人文化的系列开发等等。可以通过面向世界征集、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等形式,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创意开发,推出和打造燕赵文化创意的拳头产品。 加大各种政策和配套支持,营造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制定对文化创意产业财政税收奖励、优惠和反哺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激励和保障。 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集聚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学院以及各市高校等省内高校的优势资源,培养大批通用型文化创意人才。加强省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国际视野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不断创新育人体制机制,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文化创意主题活动和竞赛,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平台建设。应筹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交易所,利用市场手段促进文化创意产品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文化创意资源市场化、产业化,实现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子贸易、数字内容和购物商城等网上交易平台。 同时,要健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执法保护和规范管理。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建立维权举报奖励机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立法管理,尽快出台《河北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及《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明确相关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