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方面”振兴乡村
文章目录
1、组织振兴
加大产业型党组织建设力度,实现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探索体验式、开放式组织生活,积极推行创意组织生活,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吸纳高学历、技术性人才加入村“两委”,提升党组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组织振兴。
2、产业振兴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是推动村组各项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过硬的产业、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业是不长久的,也是得不到群众认可的,村组的工作必须将产业作为重点来抓,从实际考虑,从大局考虑、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考虑如何发展产业,如何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这样才能将群众带动起来。
3、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坚持教育引导,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新城村现有的文化氛围,围绕群众喜欢的“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等重大节日,组织群众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建设旗袍队、广场舞队、志愿者服务队,规范农家书屋建设,开展“读书日”活动,请乡镇名人进村讲学,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传播好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筑牢乡村文化的振兴之基,增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4、生态振兴
农村生活环境要向绿色化发展。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搞好洁化、绿化、美化工程,营造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继续抓好垃圾银行建设和卫生改厕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水造成的环境问题,为农家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建立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等美美与共评比活动,促进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汇聚全社会力量,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作为基层一线,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尤为重要,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村里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头人为主,吸纳更多的年轻人在本村就业,以县镇下派的高素质的农技、管理人才为指导,在乡村发挥技能、带强产业,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创新举措、增添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6、精神文明振兴
风俗风气的形成,既是历史的“记录仪”,又是社会的“反光镜”。移风易俗,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必须发挥好文化浸润作用,把优秀文化底蕴、优良传统风俗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要占领“道德高地”,引领自治行为,为“一约四会”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和精神内涵,把“软约束”变成“硬遵循”,也要盘活、用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农村阵地建设。积极引导农民过好自己的“节日”,建设好“家风”,进一步提升平安村组建设标准。善于用好各种载体,落实好巷道长制度,建设好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民主评议会以及具有一定法律基础的人民调解队伍。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