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要退出家长群”的一个短视频在网上播放量攀升,使得家校关系再次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有些地方教育部门作出了回应,明确要求叫停家长批改作业。家长们是一下子有了解放的感觉,但也有教师说,教师让家长批改作业也是迫不得已,教育部门不能简单一禁了之。

  有老师说现在的小学作业,孩子们的作业必须全对,是不能打红叉的,学生作业水平是学校考核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一项,错误当然越少越好,老师们都尽量保证学生作业“全对”,因此家长必须参与。虽然不会让家长直接“批改”作业,但会让家长帮忙“检查”,看有无错误。
  老师们反应家长检查作业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小学,到初中就基本没有了,原因一方面是孩子学习的知识逐渐深入,超出了家长的能力范围;另一方面是初中的考试更多,足够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由于限制考试次数,学生成绩的提升不足以充分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上级教育部门如何评价一名教师的能力呢?一看教师的教案、教参,二看学生作业批改质量。注重上级部门检查语言文字规范和教学视导工作,都要求检查教案、教参和学生作业,其中作业不得漏批、错批,如果整改未到位,学校将对相关责任人对照相关条例予以处罚。作业里一个错都不能有,学生不能犯错,老师更不能有错没发现。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期已有超过10个省市出台规定叫停家长批改作业,部分还提出将惩罚涉事教师。这对老师来说又增加了压力,所以如何改进中小学校考核评价,突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引导他们潜心育人,走出形式主义的迎检怪圈,这个问题有待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