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人才发展护航
文章目录
新世纪以来,人才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资本”,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能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然而我们的人才之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官本位”、“论资排辈”、“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无一不是阻碍人才发展的“暗礁”。要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就要为人才松“绑”,去掉束缚人才施展拳脚的“紧箍咒”,破除体制“暗礁”,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重塑人才意识,拒绝“论资排辈”、“官本位”,从思想上重视人才“新能源”。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挥官”,要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就要从思想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关心人才,打破“论资排辈”、“官本位”藩篱,根据人才的真实才学予以重用,让人才各尽其所、各施所长,增加人才的获得感、成就感,为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添加“催化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二是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树人翻新“沃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为人才的早期成长提供保护,为人才后期使用提供保障。构筑人才制度优势,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还需要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三是完善人才流动、激励机制,为充分发挥人才潜能提供保障。“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人才管理形式阻碍了人才的流动,使人才不能够充分施展其才能,形成了人才错位、人才浪费。加之人才“三唯”的评价体系,极大的挫伤人才的积极性。所以完善人才的流动、激励体制,就是为了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人才能够自由涌流、创新创造思维能够自由涌流,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
(贵州省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李勋友)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