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信而好古【7。1】
文章目录
4。43信而好古【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7。1》)
杨伯峻: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
钱穆:先生说:“只传述旧章,不创始制作,对于古人,信而好之,把我私比老彭吧!”
详解:
中国文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9700年前以伏羲为代表,开初创造了图文形式的“文字”。
伏羲首先发明以线条的长短和排列次序来代替原来的结绳,可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如一表示阳, 表示阴;
然后发明了《河圖》,孔子以“圖”字表示《河圖》。传说中伏羲在黄河的龙马身上发现一幅圖,然后将其描画下来成为《河圖》,这只是古人文学上浪漫修辞而已,其实河是指天上的银河,图表示星宿,是伏羲经过长期观察亲手描画出来的。
《河圖》,其实是宇宙自然展现与观察,是眼前的光像以数的规律排列和组合。
“圖”字本身,就在述其关系所在。
伏羲用阴阳线条的排列和组合来表达《河图》,就成为八卦。八卦涵盖了所有自然界万物的次序、关系和运行的规律。
线条、圖以及线条和圖结合这种表意法称为“文 ”,后来伏羲为了解释“文”,于是创造了“字”,统称为文字。字所包涵的信息量比文更大了,除了纪数,还可以详细地解释线条和圖的“文”——八卦,于是伏羲用文字写出《周易》。
第二 阶段是4700年前黄帝时期以侯刚为代表。侯刚姓侯名刚,他是黄帝的总管,是一人之下的君——倉,所以人们称他为倉颉(颉的本意是刚强,是指侯刚的“刚”)。
侯刚管仓库的数目烦多,用其它方法无济于事,必须以文字作记录,因此侯刚整理和补充了伏羲创造的文字。
我们平时说“中国5000年文明史”是不准确的。“文明”史是指有文字的存在。据史书记载,伏羲已经创造了文字,否则不能写作《易》,所以应该说“中国9700年文明史”,因此,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
第三阶段是2500年前周朝末年以孔子为代表。孔子采用蝌蚪文(隶楷体前身)来演绎《周易》,完全不用字典,就可以确定每个字所包涵的内容和意境。孔子创建的文字是一套以推演宇宙万物的数学设置规范出来的文字,使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蕴藏于文字中。在这项艰巨工作中,颜渊是孔子最得力的助手,所以被称为复圣。
孔子厘定的文字是根据自然运行的规律,运用包括数学、物理等科学知识来排列组合演绎而成的,古人称之为“紀數為字”。如果要读懂《周易》,就要通过“六分书”的方法来恢复其本意。
我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你能说上来吗?
如果你认真学习《论语》,你就会知道,这个宗就是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也就是伏羲在《周易》里首先发现的“道”。这个“道”不是道家坐而论道的“道”,而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运用的自然规律的“道”。
道就是真理。人们常常说“条条大道通罗马”,然而,真理只有一条;真理只存在于一定的范畴,向前一步或向后一步都不是真理。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周易、著春秋,为中国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
这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因为孔子所作的一切,都不是创作。
述:遵循,传述;作:创作。孔子的意思是:我只是遵循道,传述圣人关于道的经典而已,并没有自己的创作——道是不可以创作的。
道是自然规律,无需创作,也不可能创作。孔子认为,过与不及都不是道,循道而行就是中庸。
可是在现实中,许多人都在“创作”道:
首先“创作”道的的是道家,将老子非常实用的道引向玄学,放到深山老林里去了,由入世变为出世,从此脱离实际。
其次是商鞅,本来道是造福人类的,商鞅却将其“创作”成戕害老百姓的严刑峻法。
第三是朱熹,将全人类的道“创作”成君王的“理”。
在孔子学生中,真正做到“述而不作”的只有颜回一人,其他多是自作聪明者。
曾参“创作”了忠恕之“道”;子夏“创作”了小人儒之“道”;最严重的是宰我“创作”了曲解栗“道”,从而污蔑周朝的正道,被孔子斥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实践证明,这些所有对道的“创作”都是错误的,也就是违反了“道”这个自然规律的“宗”。
述而不作
——我只是遵循道,传述圣人关于道的经典而已,并没有自己的创作;
信而好古
——信:相信;而:而且;好:爱好;古:古圣人之道。
——我相信而且爱好古圣人之道。
窃比于我老彭
——是“窃比我于老彭”的倒装句式。窃:谦语,不敢公开,私下里;比:比较;于:与;老:老子,老子的《道德经》是述而不作的代表作;彭: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姓籛【jiān】,字铿,又称籛铿,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彭祖篯铿本为尧舜时人,是述而不作的代表。彭祖八百岁,是指大彭国八百年而亡,而不是说彭祖有八百岁。
——私下里我常与老子和彭祖相比。
——孔子意思是提醒自己,要像老子和彭祖那样,不要离经叛道。
本章孔子阐明对古圣人之道要像老子和彭祖那样,对道只是遵循、传述而不创作,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信而好古。
译文:
孔子说:“我只是遵循道,传述圣人关于道的经典而已,并没有自己的创作;我相信而且爱好古圣人之道。私下里我常与老子和彭祖相比。”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