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对华夏儿女团结一心的韧劲和素养刮目相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展现出的强大凝聚力和号召力所折服。疫情期间,“一省包一市”,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全力支援湖北战“疫”。在这期间,山东省支援湖北的力度颇为“硬核”,被广大网友戏称为“搬家式”。不论是医护人员、防护物质还是日常用品、瓜果蔬菜,只要我有,只要你需要,统统都给你!这不禁让人想起淮海战役时,山东百万民工支前的壮举。也正因为如此,有人将山东这次“搬家式”援助称为“新时代的‘小推车’精神”。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平时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山东人民,每每在关键时刻都能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精神源自骨子里的善良。有人觉得山东人“憨”,实则不然,他们只是善良。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的道德观念刻在了山东人的骨子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以己度人的观念,让山东人对别人的苦难感同身受。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一切的一切在山东人眼里是那样的平淡和坦然,甚至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精神源自“殷实”的底气。有人觉得山东人“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实则不然,他们只是觉得实实在在才是真。管仲曾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两千多年前的齐相让山东人明白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才是根本。正因为如此,山东拥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门类齐全,生产制造力甚至比一些国家都要强。虽然相对于高利润的新兴产业,山东的产业显得“后劲不足”,但正是这些“后劲不足”的产业,在关键时刻给足了山东人民底气!“热干面”你缺啥,“煎饼”大哥就有啥!
  精神源自对中国共产党绝对的信任。革命战争年代,山东人民便是中国共产党的绝对拥护者。“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山东人民是这么唱的,也是这么做的。党群和谐,鱼水情深,战争年代的齐鲁大地,曾演绎出无数感人的篇章。进入新时代,山东人民仍然随时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步伐!“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在战“疫”打响的第一时间,在党中央发出号令的第一时刻,当年的“小推车”变成了大卡车,无数物资源源不断从山东运往湖北、运往武汉,一时间“搬家式”援助称为热点。这一刻,“我们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不再是一句网络调侃语,那就是山东人民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