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新闻标题为:“大一男生疑为情所困在寝室上吊身亡”的短短数百字新闻由(东方网2009年04月20日02 :18)报道。
  
    前晚8时许,武昌一高校一名大一男生在寝室阳台上吊身亡。
  
    
  
    据了解,死者姓文,今年20岁,是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08级学生。文某室友称,前晚学校举行英语考试,文某没有去参加考试。晚上8时30分许,同学回到寝室发现,文某身悬寝室阳台窗户外,围巾勒住了脖子。众人连忙报警,并将文某解救下来,紧急送至中建三局医院抢救。医护人员称,当晚9时许,文某被送到医院时瞳孔已经放大,经抢救仍未挽回他的生命。
  
    
  
    文某同学称,文某自杀可能是为情所困。目前警方正对此事进行调查。
  
    
  
    最近看到知识分子(大学生、研究生、初高中生)死亡的新闻太多了,有不堪教育重负跳楼的;有被负心男友残忍杀害的;有不甘忍受应聘老板对其进行人格侮辱的跳楼自杀的;还有看书不小心坠楼身亡的;还有研究生因本科毕业论文作假被发现跳湖自尽的……总之结局都是一个死,过程却既然不同。
  
    
  
    看到这么多类似的新闻,不知道大多数的朋友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此久久不能够感到心安,不能够平静内心。难道,现在的大学生或者准确地说是知识分子,就那么热衷于跳楼吗?这些情况是体现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还是我们的社会某方面出现了畸形发展?谁真真正正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又是谁该对这些问题负责?
  
    
  
    我们暂且不论这一条新闻上说的大学男生是出于什么原因上吊自杀,也不去猜测。我想要说的,是与此相反,即假如这位男生没有跳楼的情景。我们稍微有一点思想,只要不是弱智的人都知道,在现在,尤其是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形下,赚钱不容易是事实。有多少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够上个大学,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夜不停地劳累,难道这些,我们作为子女,就一点也没有想过吗?自己倒是去了天堂,可是父母呢,他们剩下的日子怎么过?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在大学生自己的身上。另一方面,学校有责任,但这份责任并不是最主要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有必要也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要狠下功夫。我们更应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吃一堑长一智。毕竟,一条生龙活虎的生命就在一瞬间没了。是我们无论谁都为之感到惋惜的事情——现在,抚养一个小学生,一个幼儿园学生就很不容易了,更别说是大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许多会在感情上出现问题,这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就其主要原因,除了孩子本身,还与大学本身的教育状况有关,现在的大学教育空闲时间多,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没事时谈一场恋爱说一场情成了消遣,这本没什么害处的。但这总是免不了会因为彼此之间发生分歧而产生悲剧,而且这种悲剧对学生的父母(监护人)是致命的。希望学校能够多开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再一个,就是学生本身,遇事时更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思考空间,这样,会少发生类似的事件,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