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青岛地铁1号线外部电力管道配套工程施工方负责人刘飞云,在网络自曝工程存在质量问题。针对刘飞云反映问题,青岛地铁今日(6月27日)回应称目前,青岛地铁集团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对媒体报道涉及的问题展开全面调查。

  据刘飞云介绍,该标段总承包方为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方通过青岛永利捷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青岛顺源达劳务有限公司等层层分包,最终由他所在的青岛远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实际施工。

  然而,工程开始后顺源达公司就曾因拖欠远望公司工人工资和垫付的设备材料费发生纠纷,后来双方于6月16日签订协议,所欠资金由顺源达公司一次支付给远望公司,双方劳动合同自动解除。此外,协议还约定,远望公司“保证不上访、不投诉,不举报工程质量和违法分包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不提出诉讼仲裁。”

  可是,谁能想到,所欠的资金问题解决了,后来在支付双方搭线的“中间人”酬劳时,又出现了分歧。刘飞云觉得被坑,又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有质量问题,一旦有事故发生最后需自己担责,于是决定举报自己。他称曾向青岛地铁公司和反映此事,但至今无人联系他。于是就在网络举报自己。

  奇哉,怪哉,槐树上长了个蒜苔。举报的事见得多了,可都是举报别人,谁见过自己举报自己?目前,虽然现在都是刘飞云的一面之词,有一点却是无疑的,那就是但凡一个人到了要举报自己的地步,十有八九是迫不得已了。

  调查刚刚开始,虽然还没有结论,但不代表公众没有疑问。比如,这个工程为何经过那么多的层层转包?“中间人”是个什么东东?这中间到底也没有猫腻?前几天,导演陈熙在网上爆料称,河北省某地斥资4000万元拍摄水幕电影,经层层转包,转到他的老板时已是135万元了。结果,作为执行导演的他10万元项目款也被拖欠4。5万元。这层层转包的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

  还有,为什么双方因为欠薪发生争议时,在所签的协议里竟有“保证不上访、不投诉,不举报工程质量和违法分包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不提出诉讼仲裁。”的条款?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是不是可以证明有人心里有鬼,刘飞云的网络举报并非毫无缘由?

  虽然工程是经过层层转包才到了刘飞云手里,但毕竟青岛地铁公司才是工程真正的业主和建设单位。我不明白,当施工方向业主、建设单位举报自己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工程质量有问题时,作为业主的青岛地铁公司为何居然像没事人一样毫无反应,仿佛这工程是别人的。直到逼得举报者不得不在网络发帖,自己举报自己这才开始调查?

  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谁会出此下策,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举报自己?虽然青岛地铁1号线外部电力管道配套工程到底有无质量问题,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可是,即使工程真有质量问题,也不该是施工方自己举报自己才发现啊。如果我们的工程都靠这样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这还了得?

  地铁工程不是儿戏,那可牵扯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安全。谢天谢地,青岛地铁工程中的质量问题终于引起了青岛地铁集团的注意和重视,但这毕竟太戏剧化了吧?毕竟,依靠施工方自己举报自己发现工程质量上的问题,我估计比中福彩中心的彩票还要难一万倍!

  虽然青岛地铁集团已成立专项调查组开始调查,可我并不只担心工程质量真有问题;虽然大家都为刘飞云自己举报自己叫好,但我却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但愿这是一个千载一逢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