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疫宣传
文章目录
自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我国的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中国科普研究所在关注疫情发展的同时,及时收集疫情期间专家、学者和媒体评论员文章中对科学普及、科学素质、健康素养等方面的言论,为科学防疫、科普抗疫总结经验、提供思路;为发挥科普在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中和应急事件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发展策略。
采用正确有效的措施推进科普防疫,能够加速取得疫情防控战的胜利。除了对已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同等重要的是减少感染人数,中国疾控中心的高福主任提出控制疫情高峰要靠普及病毒认知知识,推广“口罩文化”。大型城市针对疫情推出了集中隔离、在家办公、网上授课、发放社区出入证等措施,而中小城市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医疗资源短缺、群众意识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运用科普提升防控水平。人民日报评论员李拯在《城乡一体,抓实抓细疫情防控》一文中提及针对中小城市和农村教育水平和健康素养相对偏低的情况,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做好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普工作,让信息和知识充分流动,促进人们更好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普工作者们应推进科学普及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齐头并进,为防疫抗疫贡献重要力量。
如何运用好科学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两个重要武器,是防疫抗疫的重点研究问题。对于当前的科学防控疫情工作,庄辉院士提出要将科学精神贯穿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要加强科研攻关,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注重科研攻关与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对于未来疫情结束后,要充分鼓励人们以科学精神思考,养成科学思维,多关注科研工作。李兰娟院士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人员、军事人员。总之,公民应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防护监测,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家庭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意识地培养科学价值观。
近期要关注返工、返学、以及疫后心理疏导方面的科普
目前是防疫抗疫的关键期,返工返岗已陆续开始,要关注返工过程中的科普。城市地区信息传达较为快捷全面,在返工期间可利用报纸、微信公众号、APP、家庭电视、街道显示屏、社区宣传栏等工具多管齐下,科普返工防疫注意事项;农村地区人员居住分散,科普防疫基础较为薄弱,在返工期间可利用乡村广播、移动音箱、科普大篷车等工具实现科普网格化,动员科协组织和科技志愿者组成疫情排查科普小组,前往复工区域开展科普工
落款: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