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 决不能麻痹大意
文章目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受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眼下,新冠病毒仍在全球传播蔓延,短期内难以有效控制。
回首前一阶段,经过全社会共同的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已然向好,经济社会运行加速恢复,境内疫情流行高峰暂时过去。于是,部分公民的“思想拐点”却已经开始冒头。公共场合排队不再保持距离,人群密集处摘下口罩亲密交谈,“报复性”聚餐、出游活动增多,甚至个人日常洗手、消毒、防护等良好的防疫习惯也渐渐被摒弃。而懈怠、麻痹的不良生活习惯会成为病毒再次传播的温床。
抬望眼,境外疫情仍在加剧蔓延,我国持续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增加的威胁。自6月11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生疫情以来,北京连续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着北京疫情风险升级,快速处置、精准管控,防疫强度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一系列精准有力的防控措施确保了目前整个北京的有序运行。除了暴发疫情的街区外,其他地方仍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行,国内疫情防控正处于常态化阶段。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而是要把各项防控举措日常化,是更高标准的要求。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警示我们,疫情反弹的风险时刻存在,防控工作稍有不慎,疫情就会卷土重来,在这个阶段最令人担心的便是疫情防控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因此,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防控警惕性不可降低,防疫工作更不能松懈。要知道,“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对任何遗漏、疏忽和松懈之处都应该不遗余力地进行修补和矫正,不能给狡猾的病毒以可乘之机。
目前,我国对新冠病毒的变异、传播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国家发展稳定,须臾大意不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战胜疫情,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要时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生活中科学佩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细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坚持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可掉以轻心!
(重庆市奉节县委党校:杨璐珲)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