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相信了这些关于口罩的谣言,可能会害了自己的性命。
文章目录
如果你相信了这些关于口罩的谣言,可能会害了自己的性命。
在重大事故面前,总会爆发出不少的谣言混淆视听,绝大多数是为了蹭热点,增加曝光,以谋取不正当利益。这还是其次,重大谣言往往会带来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甚至于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要坚决抑制谣言,反对水军,以正视听。
现在列出近期重大的谣言,希望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1、患病老年人“捡树叶吃”?
2月22日上午,家住飞鹅新天地小区的刘某玲(女,38岁,鄂州市人),故意虚构事实,编造疫情防控期间一户老年人“捡树叶吃”的视频并发到小区居民微信群。余某(男,36岁,鄂州市人)在接到刘某玲的请求后,编改视频并附上编造文字,通过其个人短视频账号广泛传播,造成恶劣影响。
2、称有亲戚当官社区送的物资吃不完?
经查,微信用户“与石俱进”,姓名严某华,男,48岁、鄂州市燕矶镇人,燕矶某个体小酒厂负责人。2019年底,严某华被人拉入“开心驿站”微信群,2020年2月19日,看到涉鄂城区公安分局凤凰派出所视频里的圣女果和他买的小西红柿差不多,就想在群内炫耀一下,专门传发了米、油、菜等图片,暗示自己是“当官的”并称“我们家圣女果是跟凤凰派出所是一批的”、“冒得发,别人送的”、“反正我家里也是吃不完”等言论。
3、衣上喷酒精,男子上车点烟致爆炸?
经查,网传信息不实。该起火灾事故系2月19日下午金山漕泾镇护塘村一处简易棚着火。
4、武汉一小区团购时防护不到位、致30多人确诊感染?
纺机社区辟谣:假的。并表示截至2月22日,该小区共发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35人(含临床诊断4人,按现行标准已归为疑似病例),11人已康复,20人住院,4人集中隔离。近两日,该小区既无新增确诊病例,也无网传因收取团购物资而致集中感染事件发生。
5、口罩中间垫上餐巾纸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 ?
专家表示,垫餐巾纸并不能有效阻断新冠病毒。餐巾纸吸水性很好,可以一定程度上吸收呼吸产生的水汽。但空气中的小颗粒需要靠拦截或者吸附作用才能够被有效过滤,餐巾纸并不具备这些作用,所以用它过滤颗粒物的效果很小。
将餐巾纸夹在两层口罩中间,并不能确保它会固定在一个位置,佩戴过程中面部的活动、口罩的移动等难免会导致餐巾纸发生位移,反而可能影响口罩密封性。
6、老人被罚抄!出门戴口罩!百遍后自杀 ?
2月10日,有网民在微信群传播一男子上吊自杀的视频,称该男子是曾因不服从小区出入管理殴打工作人员被公安机关处罚的一名违法行为人。11日,据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公安分局核查通报,该消息为杜撰和造谣,公安机关依法对编造和散布谣言的二人予以行政拘留处罚。
擦亮眼睛,远离谣言,谣言止于智者!
如何分辨谣言,不为谣言所困惑?
1、内容检索法,有一些社会事件类的谣言,比如某地、某商场发生火灾等事件,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一下,一般重大事件都是可以在百度上检索到的。对于无法通过百度检索的事件,往往也是假的。
2、图片内容分析法,谣言发布者往往不会通过精心准备消息中的图片,一般图片都是从网上下载的,图像的分辨率不高,并且手机截图较多。遇到这类消息,基本可以断定是谣言。
3、百度识图法,百度识图是一个判断谣言的有效工具。一些重大事件的图片往往无法复现,谣言发布者会通过过往事件的图片中选择。比如马航事件期间关于马航的种种谣言,大多数图片都来自往年的飞机失事事故。
4、关键信息验证法,一些谣言为了增加可信性,往往会引用一些重要机构。比如“据新加坡××电视台报道,××”、“印度斯坦报业报道,××”等,这类谣言中出现的机构可能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简单查询一下关于这些机构的消息,可以轻松破除这类谣言。
5、借助相关工具,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AI精准识谣”,这是一款集专家辟谣和AI自动化分析的谣言识别平台,用它可以查看检测大多数简单的谣言。
6、请教有高专业知识的人士,像之前传言的“米粉能燃烧是塑料做的”,还上传了点燃米粉的视频,让很多人误以为真,结果专家出来辟谣,米粉本来就是可以燃烧的。所以缺乏知识的我们要多请教相关专业的人士。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