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日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高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一展宏图的机会,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只靠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是,近日接二连三爆出高考舞弊事件。先有明星仝卓借用自己父亲官员身份造假个人信息、后有偷换陌生人高考通知书,替换人生。。。

  高考舞弊现象从古至今从未杜绝过,那么古代又是如何防止或惩罚科举舞弊之人的呢?

  古代没有手机、蓝牙耳机这些高科技作弊手段,一般来说考生作弊有以下几种方式:贿赂主考官、夹带小抄、找人代考。

  
  科举作弊用的夹带鞋

  所谓一物降一物,古时朝廷为了防止以上作弊行为,也动了不少脑筋。

  首先,所有参加科举的考生必须被搜身。但是的搜身可不单单是摸摸口袋里有没有藏东西,而要解开头发、把外套脱掉才能进考场,所以带小抄进考场是很难实现的。

  为了防止监考官被贿赂而篡改试卷,考卷会采用糊名法,也就是把名字挡住,这个方法至今仍在沿用。

  

  如果考生提前贿赂考官,试卷被泄露怎么办?朝廷为了防止这个行为, 想出了临时选定“知贡举”,顾名思义,进考场前,谁也不知道你的考官会是谁,考官自己也不会知道。

  百密必有一疏,如果真的发生了舞弊现象,在古代会遭到什么惩罚呢?这可比现代惩罚还要恐怖。

  1。带上枷锁示众

  2。罚款+终身取消考试资格

  3。打板子

  4。腰斩收到贿赂的考官

  是的,你没有看错,在古代,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因受贿而在科举时徇私帮助他人舞弊,可能会遭到腰斩酷刑。

  

  清朝俞鸿图就曾因妻妾暗地助多人科举舞弊而受牵连被削职腰斩。腰斩是一种极严酷的行刑方式,如果砍的不够利落,犯人不会立刻死亡,死前会受尽折磨。可见古时对于科举作弊惩罚多么重视。

  酷刑不可取,但作弊更违反道德和法律的。

  最后,欧气满满的华夏文化网祝所有考生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