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粮安网 端稳百姓碗
文章目录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从孩童时期就吟诵的诗句,字里行间都在教导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粮食种植的辛苦,在高度城镇化的今天恐怕许多人都没有切身体会。虽然当今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杂交水稻的产量也直线上升,但是保障粮食安全不仅在我国是一个重要主题,保证基本的粮食供应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仍然是严峻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民以食为天,粮以食为先”。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2020年10月20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奖主题确定为“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全国多地也开展了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周的宣传活动,引导民众珍惜粮食,将粮食安全的意识根植心中。
加强宣传教育,深化粮食安全理念。树立爱粮节粮,反对浪费的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将粮食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长久的工程。教育主体以及教育形式都应该多样化,可以从学校教育,社会宣传,团体活动中不断推广,也可以用时间轴的图文方式普及粮食安全形势,以短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粮食科学知识和健康营养知识。建立长效的,全面的宣传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深化粮食安全理念。
丰富活动渠道,营造粮食安全氛围。中国传统的用餐习惯就是要大鱼大肉,如果桌上“盘盘清”,可能主人会认为自己准备的食物不够充足,许多人也以自家能够摆上珍品名酒而自豪,但是现今如火如荼的“光盘行动”席卷全网,人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光盘“成绩单”;许多人甚至在就餐之前考虑就餐人数以及食量,在就餐后也会将多余的食物打包带走。这一系列的习惯的改变极大体现出了人们观念上的转变,今后更需要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展类似的活动,营造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
国家在政策规划上也做出了巨大努力,例如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以袁隆平为首的科研团队,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年轻人,更应该有承担历史使命的觉悟,从点滴小事做起,爱粮节粮,反对浪费,为筑牢粮食安全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