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生态与改革(二十一)
  《理论博客站 理论与悟性生智慧论坛》第30期
  (二十一)科学理论与真理标准(有重要修改)
  所谓科学的理论或科学发展观,其共同特点就是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客观事物发展条件要求和规律为准绳来研究理论,来确定理论或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来指导生产或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行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生产和实践活动(有明确理论根据或指导思想),都是有目标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指导调控和有具体要求约束的理智行为(这些特点是科学行为包括科学实验所共有的。科学行为是人类走入必然王国状态时的理智自觉发展状态)。简而言之,凡是科学的必定是有科学理论根据的,必定是有明确目标和任务的,并且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的,而不是盲目的,各行其是和无秩序的(盲目的即所谓的自由王国状态,行为缺少正确理论的指导,缺少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步骤,更缺少统一明确的目标。简而言之,盲目性是一切不科学行为的共同特点)。就科学理论而言,其理论都不是范范的,笼统的,而是有针对性的;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具体内容的;是相对全面的,而不是偏面的;是观点鲜明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论证是严谨科学的(经得起推敲和反复论证的),而不是容易被人曲解的。科学的理论或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因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整体利益,所以是比较容易被人们慢慢理解和接受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任何模棱两可或没有具体界定内容的所谓理论都是不科学的(没有具体界定内容或限制标准的提法都是可以很容易被人曲解和利用的)。这类模棱两可又无具体界定内容的所谓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正确的指导意义,只会被投机分子所利用。总之科学还是不科学主要取决于其理论基础及其行为特点。
  什么是发展观 ?所谓发展观就是指那种专门阐述如何发展的理论或观点。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并按客观事物发展条件要求和规律办事的发展观。单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讲,事物发展分为从无到有的出生养育阶段(不了解自己,处在无知的状态);儿童青年发育成长阶段(发育成长快,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知到知之较多或甚多,并越来越了解自己);成熟发展阶段 :器官发育成熟,发育成长速度变慢直到停止。在这个阶段器官功能生存发展能力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越来越强,是发展壮大出成果出成绩的最主要的阶段,这个成熟发展阶段的时间一般都较长;最后是衰老死亡阶段 :人体器官功能,生存能力等渐渐衰弱直到死亡。任何有生命力的事物基本都经历这么几个阶段。从事物发展速度讲,有正常速度和不正常速度之分。人从婴儿到青壮年期,人的发育生长速度最快(请注意这里所讲的速度都是人体所有器官和组织均衡协调共同发育的速度),在这时发育生长速度快是正常的,这叫该快则快。另一种速度是器官成熟期的发育速度,其发育速度缓慢直到停止,在这时发育生长慢是正常的,这又叫该慢则慢。癌细胞的特点就是其分裂增长速度过快(癌症是人体个别或部分器官先发生癌变肿瘤。当癌变肿瘤发展到转移扩散阶段后,转移的癌变细胞会致使免疫力相对差的正常细胞不断发生癌变,并不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打乱和破坏了人体内的生态,更破坏了正常细胞的生存环境,最后导致整个机体的过早死亡)。癌细胞分裂增长速度过快,产生的有害物质过多是非常不正常的状态(人体的正常的新陈代谢被打乱破坏了),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导致机体的过早死亡(经济没有领导性或指导性的组织协调或调控干预的盲目扩张发展,实际是经济领域的癌变现象。简而言之,没有统一的约束协调控制指挥机制和正常的代谢免疫修复功能,对于任何一个发展领域或实体来讲都是不正常的病态)。总之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各自客观发展条件要求(如生态环境的要求。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其正常条件要求的,如下雨或下雪对地表温度和地表以上的大气温度湿度及大气环流或对流等情况都是有条件要求的)和规律的【如人民币实际是用于交换交易的有价证券,它的作用相当于人体内的用于交换营养废物和气体的血液。血液对于人是重要的,但血液永远代替不了包括水和氧气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和空气等。由此可以联想出许多相关的道理或理论(如一定体型的人,所需血液是要受人体相关组织的调控制约的 :血液需求总量是有限度的。而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血管组织粗细分布是能保持血压均衡的循环体系。同理全球没有统一的正常的金融体制和秩序,又没有有效的指导限制协调的调控机制的全球金融资本的盲目扩张,已经严重危害了人类社会及市场的健康发展)】。盲目发展的没有统一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调控的经济和金融体制,已经并将继续受到违反客观事物发展条件要求和规律所产生后果的严厉惩罚(不管人们是否能理解或能意识到这一点都是如此)。这是人类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客观事物发展条件要求和规律的最主要的原因。只有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发展条件要求和发展规律的发展观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
  观点概述(1):正确理论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为论据的。正确理论是对客观事实及其事物发展条件的要求和规律的合乎逻辑的概括性的论证。
  正确理论来源于人类对自己丰富的历史、生产实践活动及科学实验的深入了解和理解;来源于对事物发展条件的要求和规律的不断深入的研究论证和正确总结【对社会科学正确的概括总结在现实社会中一般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社会科学理论研究问题上,人们往往要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拿政府工资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工作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完全讲真话很难)。对于这一点只要人们稍加思考是不难理解的。这就是所谓存在决定意识的道理】;来源于对客观事物发展条件的要求和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表述;来源于远见卓识;来源于探求真理的目标或意愿等。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人对客观事物发展条件要求和规律认识的能力和水平。
  理论来源于实践(这类实践都是与理论相关方面的尽可能全面的反复实践和验证。在这类实践中,任意简单的否定或肯定,都只能使该项理论研究工作陷入停顿和误入歧途),又高于实践。理论正确与否,不在于理论出自于什么人之手;不在于名称;更不在于人的主观判断(如人们简单地用一次或几次实践结果来判断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不正确的);也不在于宣传规模和人们认可人数的多少(客观事实是:真理往往首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简而言之,人们对理论的认可人数所占比例的多少,也不是判断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如代表大会的决议有时无疑是错误的)。
  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失败?实践的失败并不一定能证明理论是错误的,因为理论正确,但找不到运用正确理论的方向条件方案方法等,或方向条件方案方法数据等不准确不正确不完善,或正确理论被人们认可接受的人数比例低,时机不对,努力不到位,或由于人对理论的理解或宣传不全面,甚至完全理解或宣传错了,都会导致实践失败。简而言之,实践的成败并不是检验真理或理论的标准。实践或实验的成败只是人们运用和研究知识或理论的一种结果一种证据而已。实践结果的具体价值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而不能一概而论。
  任何理论对于每个人而言,实际都有一个理解问题。人们对理论的理解有深浅之分,也有对错之分,还有不能理解的可能。对理论永远有一个正确理解问题。对正确理论的错误理解,偏面理解,偏激的理解(真理向前跨一步就是谬论),都同样会导致错误或失败的结果,这种情况在现实社会中是经常发生的(如同样的考试题,会有不少学生因理解不正确而答错题)。真正理解这些和能经常意识到有这些不同情况永远是十分重要的。
  观点概述(2):理论正确与否,或者说检验真理或理论的标准主要是看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事物发展条件的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理论来源于客观世界,理论只有尽可能地准确地反映客观存在,才可能正确,才可能接近真理)。
  简单的否定并不等于正确(简单的否定一般都表现为全盘否定,既对评判对象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简单否定的结论往往是偏面的和不真实的。在否定错误的同时把正确的部分也同时否定了。对评判对象采取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辩证地历史地否定错误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态度)。人们不能因为失败就简单地否定理论,因为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是需要分析的。分析要客观,要实事求是。人们对理论的研究永远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人们不可能通过一次实践一次失败就找到真理,穷尽真理,而只能通过次数不等的实践或失败才有可能找到能理解的那部分相对正确的理论或真理(正确都是相对的)。客观世界是发展变化的,理论也应是发展变化的(大的基本规律或原理不变,但具体实际的规律或原理会有内容上的变化或不同)。
  正确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指导人类用相对较少的损失或失败和相对较少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来换取相对最大的成果或相对最大的物质收获。正确理论的直接意义就在于减少人们行为的盲目性,增加行为的自觉性,以此可使人类少走弯路,少付出,少犯错误少损失。
  正确理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确理论的研究工作永远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必要的条件。人类应永远时时十分重视正确理论的研究工作。科学是需要研究的,同样科学发展观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没有研究永远无所谓科学。
  观点概述(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对理论或真理的检验价值?社会实践只有在具有与理论研究课题相关因素的条件下,对于具有理论研究能力的人,才具有检验理论或真理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对理论或真理的检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实践结果的具体价值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而不能一概而论。
  观点概述(4): 正确理论或真理并不只是当时实践的简单的概括总结,新的正确理论是人类所有的相关的正确的知识理论和实践及智慧的结晶(有的是继承的;有的是他人的或是集体的;有的则是个人长期研究积累得来的)。
  观点概述(5):正确理论的研究,需要社会实践或科学实验(实践或实验的结果只是人们运用和研究知识或理论的一种结果一种证据而已),还需要进行所有的相关理论的论证分析和研究。
  观点概述(6):人们一切相对正确的认识判断或决策,只能产生于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客观事物发展条件要求和规律、合乎社会发展大趋势和思维逻辑的不断深入的认知分析和理解中。正确的认知分析和理解是正确认识判断或决策的最基本条件。
  结论(1):实践并不是检验理论或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论(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法是主观简单偏面的实用主义的提法,它将使理论研究工作简单偏面化,庸俗实用化,使理论研究工作变成了为某种目的服务的工具。这种提法已使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陷入困境和误入歧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法根本不符合客观实际,是荒谬的,更是十分有害的【(在人类的社会领域方面的实践中,成功的或胜利的并不一定是对的正义的或正确的)对理论永远有个正确理解问题,对正确理论的错误理解,偏面理解,偏激的理解(真理向前跨一步就是谬论),都会使本来正确的理论失去正确的指导意义而导致错误的结果(成功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或失败,所以客观实践的结果并不一定能直接证明理论是否正确】。对此人们只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认真地思考一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如理论和具体设计都没问题,但若材料零件或制造组装有问题,同样会导致实践失败)。
  理性智慧 2012年3月15日修改202141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