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县城中学教育的寡头政治
文章目录
他们是发号施令的司令员,他们是独霸一方的山大王,他们是呼风唤雨的太上皇,他们是前呼后拥的C位王,他们创造了盛气凌人的一言堂,他们擦拭着生杀予夺的奖惩锋芒,他们心安理得地收着高价非正取生,他们乐此不疲地追逐着纸醉金迷的角斗场。
脑满肥肠、膀大腰圆,地中海式秃顶通常是他们身上最寻常的标签,挂着教育家的牌子,打着慈善家的旗号是他们最鲜明的做派,然而文人气质下掩盖的政治家才是他们骨子里最鲜明的底色。在他们眼里,像大学教授那样名利双收才是此生孜孜不倦所效仿的奋斗标杆,带着学者气质的校长身份只是一个虚名,最重要的是要党政一肩挑,如此才能大权在握和大展宏图,考了多少双一流大学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把数据润色得好看,普通老师的诉求好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大型活动的承办和特色校园的创建来赢得领导的青睐。
在校内颐指气使,在校外却是哭爹喊娘,前倨后恭、左右逢源已经使得他们人格分裂,于是大快朵颐的酒局就成了他们心底最温暖而可靠的归宿,因为这是下班时间最能彰显身份的另一个舞台,也是下属乘风破浪、溜须拍马的好时机,更是懂事的家长端茶送礼、感恩戴德的不二之选。
如果说最能刷存在感的时候,那无疑是教职工全员正襟危坐聆听某份红头文件被宣读的时候,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制度就是通过这样民主而广泛的形式讨论出来的,在他们的眼里,重要的不是能评上多少人,而是不管是上了岸的还是在水里游的人都能奋勇争先,最好是拼的你死我活,如此才能更大地发挥鲇鱼效应,就像没有一个公司的老板打心底希望自己的员工年轻时就已经功成名就,因为这必定会功高震主。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他们也在与时俱进,每天都缩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地想着如何才能一骑绝尘越到教育局局长的位置上,于是他们拍拍了脑袋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配套制度,比如教职工打卡考勤制度,绩效考核通报制度,成绩末位淘汰制度。。。。。。,总之就是想让教职工脚踏实地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因为拿了钱,不干事,就是耍流氓。
有时光靠制度还不行,毕竟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于是他们就用信息和任务轰炸的方式让老师没有空隙胡思乱想,开会只是最普通的形式,现在已经演化到听讲座、作报告、写心得的高级阶段,除此之外,校长信箱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里能第一时间收到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毕竟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掌握原始的数据之后才能在大会上含沙射影,杀鸡儆猴。
虽然说有时候靠关系可以弯道超车,但教学质量也不可掉以轻心,毕竟清华北大的招牌就像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点所有饱读诗书的中学校长都心知肚明,因此围绕着怎么出奇制胜来直接或者间接地提升教学质量就势在必行,于是各种五花八门的搞法就应运而生,有借鉴996工作制的,有把教学成绩类同于KPI 的,有当作教室改装成囚笼的,有把尖子生捧上天的。
总之,他们总是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教室外的走廊,散发着慈祥与狡黠并存的眼光,冷不丁的一个踉跄,就会给普通老师带来地动山摇。因为他们是身强力壮的狼,而老师是弯腰驼背的羊。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