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海关养成记!
文章目录
海关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然而在距今的120多年前,重庆海关刚成型之时,万国商务汇聚一堂,重庆海关外国人居多,中国海关监督形同虚设。
1891年,英国官员好博逊在重庆白象街建立海关,标志着重庆正式被辟为商埠。一时之间,各国洋行、公司、药房、酒店、工厂在山城全面开花,俨然一个“国中之国”。
当时重庆河运发达,商贾富贾流动,重庆海关监督公署与海关办公大楼就建立在重庆白象街。
海关监督公署采用中西合璧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将中国元素与西方门牌风格完美结合,在当时一度引起风潮。
海关办公楼是由三栋建筑组合而成,契合重庆地形,正面形象丰富动人。外墙主要为青砖砌筑,该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风格典型。
由于临近政府且有海关设立,重庆白象街成为了下半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而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成为国民党政府的陪都,总税务司署亦迁至重庆。重庆海关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海关。
在新的世纪,繁华依旧属于所有来往的游人,而今重庆白象街向全世界展现出的,是重庆这座码头城市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形象。
重庆海关总署旧址就这样默默无言的记录着这座城市昔日历史,始终如一的迎接着重庆光辉的未来。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