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时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小孩都穿得提溜三耷拉四,老师穿西装,一次一位老师的西服袖子长遮住了手背,老师手一抖把袖子往上一甩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老师手一抖把袖子往上一甩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就写一个字。那时候,我们十几岁,不懂这叫做什么,就想,你看老师,好高雅斯文。
  高中几年看了很多这位老师嘴撇着鄙夷的脸色。

  高中毕业那年,分数出来,办妥一切手续,就要彻底离开学校回家等通知的时候,老师特意找个机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从前,我对你是恨铁不成钢”。
  我就信了。

  大学毕业时我工作还未搞定,老师就给我介绍对象, 专科学历,我一听就不愿见,但是当时很感动。我想,你看,我念书时,老师“恨铁不成钢”;我大学毕业时老师操心个人问题,这样的“关心爱护”只有父母才能做到啊。
  从那时起,老师赢得了我对他的完全信任和尊敬!

  2012年,我打算从外县回老家来,就给老师打了个电话,简单地问一下这边考试的情形,老师也就简单地说了一下。
  而后老师非常慈爱地说:“等分数出来后,你给我打个电话让我知道。”老师又说:“要是面试时需要我辅导也是可以的,不过这得等分数出来后。”

  2013年6月份,溪东区分数出来后,我果真给老师打电话告诉他我的成绩,招7个,我考了笔试第8名,老师一听很高兴,也很热情,不过关于面试辅导这件事,老师却没有主动提,相反却和我聊起了家长,老师问我“你今年多大了来?”“你家住在哪来?”“你爸妈今年多大了来?”。。。。。。我傻乎乎地一一作答。

  面试辅导,老师一直不主动提。我也不好意思说。后来我又打了几次电话,我提了试讲的事,但是老师不提辅导的事,也没给讲课的建议。而是说哪年哪年,他给某地教师招聘面试做评委,碰巧遇见自己教过的一个学生,他给她打了个最高分;还有哪年哪年他给某某地教师招聘面试做过评委。。。。。。
  直到溪东区试讲前,老师才说:“你试讲时站在上面要活泼,不要那么呆板。评委老师能看出来你紧不紧张。”

  试讲结束,我给老师打电话,说讲的是必修一第一单元语法,感觉不太理想,老师拿捏着腔调说,这课可不好讲呀。而后完全撇开试讲,又问,“你今年多大了来?”“你家住在哪来?”。。。。。。我强忍着郁闷一一作答,其实心里很不舒服,我家住哪,我多大了,这和我面试有什么关系呢??

  市直分数出来后,我笔试第一名,我又傻乎乎地给老师打电话,老师很热情,这时老师也丝毫不再含蓄了,老师说:“俺家孩子你可记得他了,你看他和你一届的。”
  我说“我不想成家这么早。”
  老师说:“俺家孩子也是这样想的不想成家这么早。俺家孩子在某某地,某某地毕竟是个城市颍上有什么?”
  我说:“可是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老师说 :“你看那谁谁她不是和你一班的吗?今年都30多岁了,现在也没有人给她介绍了。”老师想想又补了句:“也是,非要找1米8以上的。”
  我问:“是不是条件太好了挑?”
  老师恶狠狠地说:“矮、胖、皮肤粗糙!”
  说完之后,似觉不妥,老师又补了一句“俺家孩子也见过! ”而后老师又说:“还有一个都快40岁了,只能给人当!”
  我当时很震惊,我想象不到我尊敬了10多年以为高尚正直的老师能说出这番话来。但是无暇多想。
  而关于面试辅导老师仍旧不提,后来我又打了几次电话,最后老师才闪烁其辞,意思是等颍上面试时才听听我的课给我做一些指导。
  但是每回打电话,老师都和我拉家长,都会问“你家住哪来?你家可住在新村?你家可住在小街子?你今年多大了来?你爸妈今年多大了来?”这些话反反复复地问反反复复地说。

  最后颍上这一场,我顶着市直面试的压力,考试的压力,以及因老师所说的大龄剩女的种种状况所带来的恐慌,直接挂了,那年一中英语招12个,我24名之外,直接没入围。分数出来后我打电话告知老师考试成绩时,老师语无伦次,话都说不好。


  当我最后一次打电话告知老师查分后分数无误,本县一中没有机会面试时,老师一改往日那种亲的不得了的态度,非常冷淡。我简短讲完挂掉电话后,想了想,2分钟后我又打了个电话,这次我东说说西说说,想看看我考砸了老师对我是什么态度。果不出其然,老师非常冷淡、不耐烦。不再是市直分数出来时亲的不得了样子了,也不再像从前老糊涂似地反反复复地问“你家住哪来?你今年多大了来?你爸妈今年多大了来?”更不敢再提他家孩子,不仅自己不敢提而且生怕我提。最后老师连敷衍都懒得敷衍就非常生硬地说“那就这样吧”,而后就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

  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时,我静下心来想想才觉得不对。
  我没和老师联系时,考试势如破竹。自从和老师联系后,市两场面试砸了,一中英语招12个,我直接没入围。老师说的是面试时可以给我辅导,为此,2013的新年,我还买了酒屁颠屁颠地到老师家登门拜访。但事实上关于面试辅导的专业话语,老师算是一句没说。每次联系老师基本上都在问“你家住哪来?你今年多大了来?你爸妈今年多大了来?”再不然就是“俺家孩子。。。。。。”

  我想了想给老师写了 ,写信时还是拿他当可敬的师长很怀感情地说:“老师不应该在我考试时向我施加某种影响”。我说“老师说面试时可以给我辅导,我之所以相信,是因为从十几岁起至今,我一直认为老师高尚、正直。。。。。。”

  当时他虽然整天嘴撇着但是至少他不在女生面前胡说八道,在当时学校的氛围和环境下,这种品质值得尊敬。

  老师发信息回我说:
  “你侮辱我的人格。。。“
  我这么做也是替你操心。。。
  。。。。。。。
  你自作多情。。。
  我们即便看上你,也是瞧得起你。”

  我一听这话,受不了。我想我本好好地考试,完全没提个人问题,更没请老师替我操心,他家孩子更与我无丝毫关系。
  于是我又给老师写了封信,问老师,“您一个人拿工资养活三代人,您的优越感来自哪里呢 ?”
  “您说您家孩子在某某地的某某银行工作,您这么说时没先上网查查某某地是没有某某银行的吗?”
  老师被揭穿,恼羞成怒,说我“你忘恩负义,你恩将仇报”。又说“你和我联系就是为了面试。”我想了想又不能忍受,于是就再发信息问老师“您说的恩义是什么呢?仅仅因为您教过我吗?我和老师联系的确是为了面试,但这不是老师主动提出来的吗?”


  2013年暑假 2014年暑假,我除了吃饭、睡觉、教书以外所有的时间都几乎在看书,我很担心稍有松懈,等我回母校时,老师退休了。
  我当时咬着牙,一中招一个都报,一定回来。
  恕鄙人不是圣母,有一个词叫“光速打脸”。

  2014年我回一中后,老师第一次见到我是在食堂里,老师这个时候见到我,其实最该像高中时那样一脸鄙视、厌弃,最该愤怒,毕竟2013年暑假,我们后来写信发信息都说得很不客气。

  事实上,在食堂老师第一次见到我时,做久别重逢意外惊喜状,作好朋友吵架又和解后,不好意思状,。。。。。。
  我就是不搭理他。
  教研组活动时,老师又做出慈眉善目和蔼老人的样子。
  我就是不搭理他。
  没多久,在图书馆南边的甬道上迎面碰到,路上就我们俩,老师看着我,一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愧悔的样子。我就是不搭理他。

  本性中最本质的那一面全都被看见了,再千变万化也不行了。
  愧悔是假的。

  2014年或者是2015年的冬天,我在学校大门口等同事,再次碰到老师。老师看到我时一改我一直不理他时的士气衰落,坐在自行车上又架子端得十足,威严得不得了。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理他。

  后来我才知道,就是在那个时候,老师给他家孩子在某某地买了房子。
  退休之前,拼尽全力给30多岁的孩子在某某地买了房子,老师就再次在那个农村小孩面前架子端得十足!呵呵。
  那个穷孩子家是农村的,没见过某某地的一套房子。

  我就是不理他,直到他退休。

  我十几岁时, 他非常恣意地嘴撇者一脸鄙视地看着我,曾经很深的伤害过我的心灵。那时的我们真的是贫乏无力。那时我们十几岁。15、16那几年。正常人表达鄙视可能还遮掩一样,怕对方看见。老师是非常恣意,毫无忌惮、赤裸裸。
  有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老师嘴一撇一脸的鄙视,嘴一撇一脸的鄙视,就像那时候他手一抖把袖子往上一甩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手一抖把袖子往上一甩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我曾经一度以为他就是那种性格。

  直到2013年,我市直分数出来,笔试第一名。老师那亲的,满面堆笑,也不喊我的名字了,丫头、、、、、。咳,咳。那时我才意识到老师并非就是那种性格。

  后来我来本县来查分,因为想着这段时间一直都是电话联系,来颍上过其门而不入不礼貌就顺便到老师家坐坐。去之前打电话说了下,前面如有人放弃面试,或者多查出来一分我都机会面试。所以老师见面还算热情。老师见到我后打招呼“坐!坐!”还没等我坐下,老师就赶紧找个板凳先坐下了。
  就是这么个细微的举动,我突然明白老师这么辈子的心理疾病在什么地方。

  也那就是那天在客厅里,正说着话,大门外来了一个人,来人一进院子就看见堂屋门大敞着,有人在讲话,但是老师并不招呼他。那人看没人理他,就在院子里大喊“有人吗?”老师还是不理他。。于是那人就使劲地大喊“有人吗?有人吗?”
  最后老师无可奈何地站起来去招呼。老师非常不情愿地站起来的时候,嘴微微撇着脸上眼神里全是鄙夷。
  来的人一看就是一副农民工的样子,皮肤黝黑,衣服不像样,裤腿挽着。
  我看见老师的表情,感觉好熟悉。我高中几年看到的正是这副表情。
  但是我高中毕业时,他改变态度,特地找个机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从前我对你是恨铁不成钢”,抵消了我所有的不好的感受,我信以为真。。
  就是那天我才隐隐约约感觉到,高中时老师嘴憋着一脸的鄙视,那才是当时他对我的最真实的态度。说“恨铁不成钢”,呵呵,老师是聪明人。我过本科线考上大学了。


  那天我去查分,这基本上都到尽了。但是老师还是不谈考试,面试,而是仍然问“你家住在哪来?你今年多大了来?你爸妈今年多大了来?俺家孩子。。。。。。”
  去查分都到尽了,老师还在向我施加这种影响。
  他可能是觉得还有希望,说不定查出来分了呢。

  并且后来我才明白,老师为什么不等我考上后才忽悠我,这样不更稳当吗?他之所以要在考到一半时这么急切地对我施加影响。他应该是担心他家孩子和我高中时丝毫没有瓜葛、没有感情基础,不先使劲忽悠在我心中留下印象,等我考上后,到一中一看未成家的优秀的男教师这么多,他家孩子,咳、咳。

  市直面试前他那么着力忽悠我,他应该是想着只要把我忽悠晕了,市直面试我若进了,他家孩子攀上我,个人问题解决了不说,专科学历随便做点小生意的社会人攀上市直三中的英语教师,他家孩子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想得真美。



  而且当时他应该是想我在阜阳考的那么好,再差也能落到一中来,所以就抓住每一个机会极力忽悠。但是他没想到他把我打击得太厉害了,一念之差,发挥失常,颍上考试直接挂了。当我打电话告诉他这场分数没入围时,他语无伦次,话都说不好!
  他真正关心的是我的考试成绩。

  赤裸裸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市侩教科书。

  老师家的孩子专科学历无职无业,就随便做点小生意,但是能一心这样想,佩服!!
  我们一中的女老师他也是问不成这个,问那个,问不成那个问下一下,那种锲而不舍的态度真让人佩服!!!


  老师的那点心思,我考得好的时候,怕攀不上,使劲手段,“俺家孩子。。,俺家孩子。。”;考砸的时候又生怕别粘着他家,呵呵。


  我上高中时, 有次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看着我说了一句话,很恶毒。

  当时,他说完这句话后也就立即打住了。几天后,他表现出很愧疚的样子,而后一段时间对我特别好。那是2001年。以我当时的心智,我也曾一度想他是不是口误。

  直到2013年他说“那谁谁矮、胖、皮肤粗糙”,“那谁谁都快40岁了只能给人当情人”时,我才意识到,当年他绝非口误!!
  缺德!!
  很阴!

  当时那句话对我影响非常恶劣,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很深地伤害过我的心灵。
  直到我二十好几岁,阅历更多一点年龄更大一点时,这种伤害才稍稍抚平。

  他看那谁“矮、胖、皮肤粗糙”,就别托人往自己家孩子那介绍,托人介绍了,就别等人家说“我想找个1米8以上”的后,才看到人家矮胖皮肤粗糙。
  老师、长辈、近60岁人说的自己学生、晚辈、还有意求了做自己家儿媳妇的没成家的小丫头“矮、胖、皮肤粗糙”,老师的品性,呵呵,我辈望尘莫及。
  当着一个学生的面去说另外一个学生,这好吗?并且老师就不怕我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那谁谁快40岁了,不成家,无论怎么样,都和一个快60岁的老头没有关系,她不该一个近60岁的老头那样说的。
  她不该一个近60岁的,平时高尚的架子端得十足的老头那样说的。
  她不该一个近60岁的,平时高尚的架子端得十足的老头在自己没成家的学生面前那样说的。

  那谁谁,其实我们不一班。我们都是他的学生不错。说和我一班,30多岁了,就是暗示我年龄也不小了!说她想找个1米8 以上的就是暗示和我要求差不多,又说那谁谁都快40岁了只能给人当,一步步恶毒地打击我,把我打击的很惶恐、不自信了,“俺家孩子。。。。。”呵呵。
  那谁谁想找个1米8以上的,老师家的孩子最多1米75,这是谁没看上谁?
  老师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2013年,那谁谁没有30岁,我也没有。

  缺德!
  师道、尊严、长者的身份与脸面,礼与仪,全都不讲了,倚老卖老装疯卖傻装老糊涂,只要能哄着儿媳妇就好!

  老师想从一中找个儿媳妇,本可以做得很体面。自己家的小孩子培养得不需要很优秀,就在一中教个书,而后从一中里找个儿媳妇还不是自热而然的事,哪需要吃相这么难看!

  十多年前,他非常恣意地瞧不起的农村小孩,十多年后辛苦勤奋的那一点点劳动成果,他也要想方设法凑上前来分那块最大的肥肉吃。
  十多年前有那么一点点优势时嘴撇着架子端得十足。十多年后,当那一点点优势不再是优势的时候,孬头吧唧的比谁孬的都很。


  那天老师还没等我坐下就赶紧先找个板凳坐下了,他应该是在年轻的时候、在解决个人问题的时候,因为自身的身材看过很多鄙视他的脸色、听过很多刻薄恶毒的话,那些脸色和话应该曾经很深地伤害过他的心灵,兼之他的性格和某些书读得不多,这些伤害这些年都没能排遣掉以至于他在近60岁的年龄时,仍不能正视身材的不足。他赶紧找板凳坐下就是在掩饰这种不足。难怪我们十几岁时他对我们刻薄、冷淡,动不动嘴一撇一脸的鄙夷,而且经常行为不符合常理。我记得高二时办借书证交照片,我交了两张初三时拍的照片,他拿到照片啪地一声就摔在我的桌子上,而后也觉得不对又立刻做出一副非常和颜悦色的样子。

  我到了三十多岁才明白老师那时整天嘴撇着一脸地鄙夷、刻薄、冷漠、时不时表现出厌恶,或者架子端得十足无谓威严得不得了,是冷暴力。
  老师自己个子矮,所以就很残忍地打击我们十几岁小孩的人格尊严和自信,把我们打击残了,比老师更矮,老师就可以一直高高在上了!!

  老师虽然一直斯文的架子端得十足,其实教一辈子书除了教材、课本之外书读得应该不多。十几年前“莫欺少年穷”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他都不知道;十多年后,退休之前给30多岁的孩子在某某地买了一套房子又架子端的十足,他不知道他这个年龄时别人是“看子敬父”。
  30多岁的孩子有本事的都自己给自己买房子了,甚或给父母买房子。然而老师。。。。。。呵呵。他从来都是以已心度人之腹,自生自幻出很多优越感。否则,最后不至于那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