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味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下被猝不及防的打散,虽然我们在长达一年的抗疫战争中取得了了不起的胜利,但近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的零星疫情,是一个反弹警示,叠加可以预见的春节人员流动风险,疫情管控从紧是大势所趋。
  零星又起的区域性病例拨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随着区域性疫情的反复,多部门发布了倡议书,倡议大家“就地过年”。抗疫、战疫,这些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不是一个省的事情,现在疫情有变化,“就地过年”不失为一种适应时机的新型防疫手段,各地各级要做好“就地过年”的暖政、暖心、暖人工作,让大家能安心过年,齐心抗疫。
  就地过年,各级政府要有“暖政”关怀。深冬季节,天气寒冷,政府的关怀却不能冷。发放消费券、企业红包补助、景区免费游、赠送流量……自发起“就地过年”倡导后,各地政府各显神通,为外地务工者送上了形式多样、诚意满满的“留岗大礼包”,真正做到保障到位、措施齐全。有了这样的“暖政”服务保障,才更能让广大群众心甘情愿的就地过年。
  就地过年,各地企业要有“暖心”举措。腊月来临,小长假将至,企业的举措也不能缺席。提高节日用工薪酬待遇、用薪留人,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各地企业担起责任,出台保障员工权益的相关规定,让“就地过年”的员工能有所得,有所盼。企业“就地过年”暖心助攻,不仅能够推进防疫、生产两不误,更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即留住了员工的“身”,更留住了员工的“心”。
  就地过年,各个社区要有“暖人”助攻。临近春节,年味渐浓,社区的助攻也不能“淡”。减免房租、主动摸底留守儿童、老人情况、上门送饺子、春联……各社区集思广益,上下联动,从生活上的小事入手,保障“就地过年”人员和留守人员的生活质量,让大家在异地他乡也能过上一个暖人心脾的幸福年,这个年将显得格外“特别”。
  就地过年,既是家事,也是国事。2021年的开始,减少人员流动,全民形成防控,相信我们都会迎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