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党员学习积极性高涨,但也面临着学习资源不够丰富、组织方式单一、学习形式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层党组织应积极挖掘资源、整合力量,突出分类施教、按需配方,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举措,全方位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不断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理论加业务”,筑牢乡镇机关党员“思想之基”。围绕镇街实际情况和乡镇机关各科室工作特点,建立“领导讲党课、科室讲业务、全员讲心得”的学习制度,推行全员参与,每周一期的学习体系,通过小组长领学、党员自学、交流互学的方式开展学习,不断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与业务能力。确保全镇机关干部都能受到党性洗礼。

  “管理加实践”,筑牢农村党员干部“能力之本”。镇党委结合农村党支部“五星创评、分类管理”要求,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对村级党务工作者采取“理论学习加实践锻炼”的教育模式,由党政主要领导和党建指导员结合“三会一课”、固定学习日等活动对农村党组织负责人开展针对性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村级党务工作者的干事创业水平和先锋带动能力。建立“线上加线下”“课堂加田间”一体化的学习培训体系,定期组织举办“农村实用人才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到村开展现场教学,确保参训党员实现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政策加培训”,筑牢农村后备党员干部“活力之源”。制定公正合理的年度党员发展计划,着重在种养殖大户、生产一线、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优秀农民工等群体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业务能手、技术能手向党组织靠拢。在做好优秀分子思想上入党的同时,抓好后备队伍教育管理工作,开设后备干部梯队建设培训班,对乡镇表现突出的村级后备干部开展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一个月举办一期,共十二期,课程聚焦党性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内容。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优秀支部书记经验交流、自学原文等多种形式,帮助后备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需求加提升”,筑牢非公党员“实效之果”。结合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自身特点及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每月学习主题,将主题党日与非公党建工作、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紧密结合,注重把学习教育、指尖课堂融入其中。定期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以漫画图解、播放电教片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学习,不断提高非公党组织党员的学习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创建“党员责任岗”、“企业先锋岗”,充分把党组织的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